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緬北腹鏈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緬北腹鏈蛇
圖片來自dushewang

緬北腹鏈蛇學名Amphiesma venningi)為游蛇科腹鏈蛇屬爬行動物,俗名西雙游蛇[1]

分布於緬甸以及中國大陸雲南西雙版納等地,一般棲息于山澗溝邊。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900至11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緬甸。

形態特徵

小型蛇類,全長雄體243~440毫米,雌體286~550毫米。頭頸區分明顯,眼較小,瞳孔圓形。上唇鱗9(3—3—3)枚或10(4—2—4)枚,第八枚最大或與第七枚等大,下唇鱗10枚;頰鱗1枚,方形;眶前鱗2枚,上鱗大,呈多角形,下鱗小,呈方形,眶後鱗3枚,上鱗特大,下鱗最小;頰鱗1枚,略呈方形;顳鱗1枚+1(2)枚+2(3)枚。

背鱗17—17—17行,除最外1~2行光滑外均起棱,中央5行為強棱;腹鱗156~170枚,肛鱗2枚或4枚(由2枚縱分而成),尾下鱗105~136對。上頜齒30個,最後2個很大。背面以暗色為主,自眼後至尾各有1條淡黃色條紋,此紋在體背占2枚鱗寬,至尾則占1枚鱗寬,2條淡黃色條紋間為5行深色背鱗,背鱗多為邊緣色深中心色淺;腹鱗寬,兩端黑色,中部有3個黑斑,前後連綴成3條縱紋,正中的1個柱形黑斑變異較大,有的縱分為2個或3個,有的色淺,有的在頸後段無此斑,兩側的黑斑多為倒三角形;尾下多為暗黑色。唇鱗鱗溝黑色,頭頂有不明顯的蟲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