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細線鬚鯊

學名  Orectolobus leptolineatus

命名者 Last, Pogonoski & White, 2010

英文名 Indonesian wobbegong

別名  Squalus appendiculatus,細線鬚鮫、

    豆腐鯊、虎沙、破皮沙(澎湖)br>

觀賞魚/食用魚  是/是

最大體長     120 cm

分類

  軟骨魚 Chondrichthyes

  鬚鯊 Orectolobiformes

  鬚鯊 Orectolobidae

  鬚鯊 Orectolobus

細線鬚鯊,體延長,前部寬扁,後部細小。頭相當寬扁,眼前方及下方具5-7枚肉垂或皮瓣。吻寬短,前緣圓形,背面平坦。眼橢圓形,上側位,無瞬膜;眼上方具2個乳突。鼻孔下側位,鼻孔緣具長而尖凸分枝之鬚;具鼻褶;具口鼻溝。噴水孔中大,大於眼徑。鰓裂小,第四及第五鰓裂不重疊,內鰓不具濾器。口裂中大,近於前位;齒側扁而尖銳,上頜前部具犬齒3列,下頜則為2列,具中央齒尖,側邊小齒尖或有或無。

背鰭2個,頗高,第一背鰭起點在腹鰭基底之中部後;第二背鰭起點在腹鰭與臀鰭間;胸鰭與腹鰭略小,彼此遠隔;臀鰭小,起於尾鰭之前;尾鰭狹小,尾椎骨不上揚,上葉略發達;尾鰭下葉低平而延長,但前部不突出,後部具缺刻。

體色變化大,一般具有許多蠕紋,背部及側邊交雜著暗色的斑塊及鞍狀斑;背鰭及偶鰭的背側密布蠕紋;軀幹的腹面一致為白色。[1]

目錄

棲地環境及深度

大洋、深海、近海沿岸。棲息深度0 - 100公尺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礁砂混合區,棲息深度從潮間帶至深達100公尺深處,屬中大型底棲性鯊魚。活動少,常蟄伏於礁區附近海床。夜行性。以底棲之魚、蝦、蟹、貝類等為食物。受干擾時會主動攻擊,具有潛在性危險。 [2]

分佈

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亞;同樣來自馬來西亞沙撈越州婆羅洲),以及來自台灣澎湖群島)和菲律賓維薩亞斯宿霧市),琉球群島的未經證實的記錄。。[3]

繁殖

無資料

保育

未評估

視頻

Indonesian Wobbegong Shark, Blue Magic, Raja Ampat, Papua

參考文獻

  1. 細線鬚鯊,fishdb.sinica.edu.tw
  2. 陳氏黏盲鰻,fishdb.sinica.edu.tw
  3. Orectolobus leptolineatus,fishbas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