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別名:紫薇(唐書‧百官志) ,癢癢花(山東),癢癢樹(河南、陝西),紫金花、紫蘭花(廣西),蚊子花、西洋水楊梅(廣東),百日紅(海南圃史),無皮樹(灌囿草木識)、滿堂紅、怕癢花、怕養花、猴朗達樹、紫荊花、猿滑樹、紅薇花。
可達7米;樹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
枝幹多扭曲,小枝纖細,葉互生或有時對生,紙質,橢圓形、闊矩圓形或倒卵形,
幼時綠色至黃色,成熟時或乾燥時呈紫黑色,室背開裂;種子有翅,長約8毫米。花期6-9月,果期9-12月。
紫薇樹姿優美,樹幹光滑潔淨,花色艷麗;開花時正當夏秋少花季節,
花期長,故有「百日紅」之稱,又有「盛夏綠遮眼,此花紅滿堂」的讚語,是觀花、觀幹、觀根的盆景良材;根、皮、葉、花皆可入藥。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樹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幹多扭曲,小枝纖細,具4棱,略成翅狀。
葉互生或有時對生,紙質,橢圓形、闊矩圓形或倒卵形,長2.5-7厘米,寬1.5-4厘米,
頂端短尖或鈍形,有時微凹,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
無毛或下面沿中脈有微柔毛,側脈3-7對,小脈不明顯;無柄或葉柄很短。
花色玫紅、大紅、深粉紅、淡紅色或紫色、白色,直徑3-4厘米,常組成7-20厘米的頂生圓錐花序;
花梗長3-15毫米,中軸及花梗均被柔毛;花萼長7-10毫米,外面平滑無棱,但鮮時萼筒有微突起短棱。
兩面無毛,裂片6,三角形,直立,無附屬體;花瓣6,皺縮,長12-20毫米,具長爪;雄蕊36-42,
外面6枚著生於花萼上,比其餘的長得多;子房3-6室,無毛。
知識
紫薇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是代表尊貴的花 ,古代皇帝居所又稱「紫微」,因此廣泛種植名稱相同的紫薇,唐朝中書省官員別稱「紫薇郎」,因此把紫薇比擬為朝廷高官。基隆市市花。
特性
蒴果橢圓狀球形或闊橢圓形,長1-1.3厘米,幼時綠色至黃色,
成熟時或乾燥時呈紫黑色,室背開裂;種子有翅,長約8毫米。花期6-9月,果期9-12月。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 7 公尺;
樹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幹多扭曲,小枝纖細,具4稜,
略成翅狀。葉互生或有時對生,紙質,橢圓形、闊矩圓形或倒卵形,
長 2.5~7 公分,寬 1.5~4 公分,頂端短尖或鈍形,有時微凹,
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無毛或下面沿中脈有微柔毛,側脈 3~7 對,
小脈不明顯;無柄或葉柄很短。花色鮮艷美麗,淡紅色或紫色、白色,
直徑3~4公分,常組成 7~20 公分的頂生圓錐花序;花梗長 0.3~1.5 公分,
中軸及花梗均被柔毛;花萼長 0.7~1.0 公分,外面平滑無稜,
但鮮時萼筒有微突起短稜,兩面無毛,裂片 6,三角形,直立,
無附屬體;花瓣6,皺縮,長 1.2~2.0 公分,具長爪;雄蕊 36~42,外面 6 枚著生於花萼上,比其餘的長得多;
子房 3~6 室,無毛。蒴果橢圓狀球形或闊橢圓形,長 1~1.3 公分,幼時綠色至黃色,
成熟時或乾燥時呈紫黑色,室背開裂;種子有翅,長約 0.8 公分。花期 6~9 月,果期 9~12 月。
用途
1. 觀賞用:很常見的庭園觀賞植物。
2. 木材堅硬、耐腐,可作農具、家俱、建築等用。
3. 藥用:性味:根、樹皮:微苦、澀、平;
莖、葉:苦、平;葉:苦、微澀、寒;花:微酸、寒。效用:根、樹皮:活血止血,解毒消腫。
治各種出血,骨折,乳癰,濕疹,肝炎,肝硬化,臌脹;莖、葉:袪風利濕,涼血散瘀。
治風濕痹痛,溼熱腹瀉,咽喉腫痛,風疹,暴聾,身癢,跌打損傷;葉:清熱解毒,止血。
治痢疾,黃疸;外用治濕疹,瘡癤腫毒;花:活血止血,清熱。治胎動不安,月經不調,痢疾,偏頭痛,跌打損傷,癰瘡腫毒。
繁殖方法
紫薇常用繁殖方法為播種和扦插兩種方法,其中扦插方法更好,
扦插與播種相比成活率更高,植株的開花更早,成株快,而且苗木的生產量也較高。
紫金花的養護要點
1、由於紫薇喜陽光,生長季節必須置室外陽光處,所以要加強光照。
2、雖然紫薇耐旱,但也要適時澆水,春冬兩季應保持盆土濕潤,
夏秋季節每天早晚要澆水一次,乾旱高溫時每天可適當增加澆水次數。
3、紫金花喜肥,所以要定期施肥。
如果缺肥,會導致紫金花枝條細弱,
葉色發黃,整個植株生長勢變弱,開花少或不開花。但是如果施肥過多則容易引起枝葉徒長。
所以,春夏生長旺季需多施肥,入秋後少施,冬季進入休眠期可不施。
雨天和夏季高溫的中午不要施肥,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
在立春至立秋每隔10天施一次,立秋後每半月追施一次,立冬後停肥。
4、合理修剪與及時換盆。花後要將殘花剪去,可延長花期,為了避免植株過多的消耗養分,
應對徒長枝、重疊枝、交叉枝、輻射枝以及病枝隨時剪除。盆栽紫金花每隔2年至3年更換一次盆土。
主要價值
- 藥用價值
樹皮、葉及花為強瀉劑;根和樹皮煎劑可治咯血、吐血、便血。
-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濕祛風;散瘀止血。主無名腫毒;丹毒;乳癰;咽喉腫痛;肝炎;
①《滇南本草》:治產後血崩不止,血隔癥瘕,崩中,帶下淋漓,疥癩癬瘡。
②《嶺南採藥錄》:治小兒爛頭胎毒。
- 附方
①治白痢:紫金花葉水煎服。(《湖南藥物誌》)
②治濕疹: 紫金花葉搗爛敷或煎水洗。(《湖南藥物誌》) [1]
③治創傷出血:紫金花葉一兩,野南瓜根一兩,六月凍一兩,胎髮灰一錢半,研細末,外用。(江西《中草藥學》)
- 藥理作用
德灑明鹼有抗真菌作用,體外殺白色念珠菌之濃度為8μg/ml,對白喉桿菌也有作用(有效濃度為4μg/ml);
如白喉患者同時有真菌感染,德灑明鹼與其他抗菌素(如紅黴素)合用,則抗菌作用可顯著增強。
葉、莖有某些抗菌作用,但未經證實。據報導,種子含某種麻醉成分。有人稱樹皮有興奮、退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