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紫葳莖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紫葳莖葉

中文學名:紫葳莖葉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管狀花目

科:紫葳科

屬:凌霄屬

種:凌霄、美洲凌霄:

紫葳莖葉,別名:凌霄藤爭牆風飛天蜈蚣九重藤大木通木楓藤碎骨風搜骨同

為紫葳科植物凌霄或美洲凌霄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Loisel ex K.Schum. Campsis radicans (L.)Seem.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曬乾。[1]

形態特徵

1.凌霄 薄葉木質藤本,借氣根攀附於其服物上。

莖黃褐色具棱狀網裂。

葉對生,廳數羽狀複葉;

葉軸長4-3cm;

小葉柄長5-10mm,小葉7-9格,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6cm,寬1.5-3cm,先端尾狀漸尖,基部闊楔形,兩側不等大,邊緣有粗鋸齒,兩面無毛,小葉柄着生處有淡黃褐色束毛。

花序頂生,圓錐狀,花大,直徑4-5cm;

花萼鍾狀,不等5裂,裂至筒之中部,裂片披針形;花冠漏斗狀鐘形,裂片5,圓形,橘紅色,開展;雄蕊4,2長2短;子房上位,2室,基部有花盤。

蒴果長如豆莢,具子房柄;2瓣裂。種子多數,扁平,有透明的翅。

花期7-9月,果期8-10月。

2.美洲凌霄 本種形態上寫凌霄相似,唯小葉9-11枚,橢圓形至卵狀長圓形,先端尾尖。花萼5等裂,分裂較淺,約裂至三分之一,裂片三角形,向外微卷,無凸起的縱棱;

花冠為細長的漏斗形,直徑較凌霄小,橙紅色至濃紅色,內有明顯的棕紅色縱紋,筒部為花萼的3倍。

花期7-10月,果期11月。

化學成份

凌霄葉含環烯醚萜(iridoid)成分:紫葳甙(campenoside),5-羥基紫葳甙(5-hydroxycampenoside)[1],黃鐘花甙(tecomoside)[2],8-羥基紫葳甙(campsiside),5,8二羥基紫葳甙(5-hydroxycampsisde)[3],凌霄甙(cachineside)Ⅰ[2]、Ⅲ、Ⅳ、Ⅴ[4]。又含黃酮甙成分:柚皮素-7-雙鼠李糖甙[naringenin-7-O-α-L-rhamnosyl(1→4)rhamnoside],二氫山柰酚-3-鼠李糖甙-5-O-葡萄糖甙(dihydrokaempferol-3-α-L-rhamnoside-5-O-β-D-gluco-side)[5]。還含苦味的咖啡酰甙成分:紫葳新甙(campneoside)ⅠⅡ及洋丁午酚甙(acetoside)[6]。另含生物鹼:草蓯蓉醛鹼(boschniakine)[3]。

藥理作用

抗菌作用 凌霄莖葉煎劑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糖菌大腸桿菌炭疽桿菌乙型鏈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等均有明顯抑制作用。

性味

味苦;性平[2]

紫葳莖葉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涼血;散瘀。主血熱生風;身癢;風疹;手腳酸軟麻木;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注意

1.《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2.《本草匯》:走而不守,不能益人,虛者避之。

附方

①治暴耳聾: 凌霄葉杵爛,取自然汁灌耳內。(《斗門方》)

②治風濕骨痛: 爭牆風五錢,石南藤五錢,XI簽草五錢,威靈仙三錢,獨活三錢。水煎,一日二次分服。(《常用中草藥配方》)

③治手腳酸軟發麻: 爭牆風三兩,大血藤二兩,徐長卿一兩半,石南藤一兩,千年健四錢。好米燒酒三斤,浸十天去渣過濾,每日服三次,每次服半兩至一兩。 (《常用中草藥配方》)

各家論述

1.《別錄》:主痿BI,益氣。

2.《日華子本草》:葉:治熱風身癢,游風風疹。

3.《綱目》:治喉痹熱痛,涼血生肌。

4.《分類草藥性》:治膚打損傷,風濕麻木,消腫,散瘀血。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紫葳莖葉,寶芝林中藥網
  2. 紫葳莖葉 ,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