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血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血藤

中文學名:大血藤

拉丁學名: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 Rehd. et Wils.

別:血藤、紅皮藤、大活血、紅藤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毛茛目

科:木通科

屬:大血藤屬

大血藤(拉丁學名: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 Rehd. et Wils.),習稱紅藤,又名血藤、紅皮藤等,大血藤為落葉、木質藤本植物;莖紅褐色;複葉三出,互生;花單性異株,輻射對稱,花瓣6,極小,花萼6,花瓣狀;果實為聚合果,由多個肉質小漿果組成。[1] 生于山坡疏林、溪邊;有栽培。主產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亦產。性味苦,平。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祛風止痙的作用。風濕痹痛,赤痢,血淋,月經不調,疳積,蟲痛,跌扑損傷。

形態特徵

大血藤落葉木質藤本,長達到10餘米。藤徑粗達9厘米,全株無毛;當年枝條暗紅色,老樹皮有時縱裂。三出複葉,或兼具單葉,稀全部為單葉;葉柄長與3-12厘米;小葉革質,頂生小葉近棱狀倒卵圓形,長4-12.5厘米,寬3-9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漸狹成6-15毫米的短柄,全緣,側生小葉斜卵形,先端急尖,基部內面楔形,外面截形或圓形,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干時常變為紅褐色,比頂生小葉略大,無小葉柄。總狀花序長6-12厘米,雄花與雌花同序或異序,同序時,雄花生於基部;花梗細,長2-5厘米;苞片1枚,長卵形,膜質,長約3毫米,先端漸尖;萼片6,花瓣狀,長圓形,長0.5-1厘米,寬0.2-0.4厘米,頂端鈍;花瓣6,小,圓形,長約1毫米,蜜腺性;雄蕊長3-4毫米,花絲長僅為花葯一半或更短,藥隔先端略突出;退化雄蕊長約2毫米,先端較突出,不開裂;雌蕊多數,螺旋狀生於卵狀突起的花托上,子房瓶形,長約2毫米,花柱線形,柱頭斜;退化雌蕊線形,長1毫米。每一漿果近球形,直徑約1厘米,成熟時黑藍色,小果柄長0.6-1.2厘米。種子卵球形,長約5毫米,基部截形;種皮,黑色,光亮,平滑;種臍顯著。花期4-5月,果期6-9月。

栽培方法

選地整地根據雞血藤的生長環境,可選擇海拔1600米以下,土層深厚、利於排水保墒、背風潮濕的緩坡地作為育苗的苗床地。把土深翻曬5~10天,每畝均勻施入農家肥800~1000千克、或複合肥者40~50千克作為底肥,深翻做墒後加蓋一層生土即可進行播種或扦插。
種苗準備野生雞血藤的種子到秋末冬初呈暗蘭色時為成熟,可採集曬乾作為種用。扦插用種苗一般選擇一年生以上半木質化的無病害株,也可以用已有虛根的莖進行扦插。
育苗時間實生育苗一般4月上旬至5月下旬播種。扦插育苗一般在6~8月份進行。
播種及扦插播種前可用0.3~0.5%的高錳酸鉀浸種24小時作催芽除菌處理,浸泡後撈起涼干,半天后可播種。一般播種的原則是:土干種干,土濕種濕,以利於提高出苗率。種子均勻撒播後要加蓋一層薄土。扦插苗一般長10~15厘米,插口切面要進行晾乾,使創液凝固,然後按行距 20厘米打淺溝,按株距5X5定植,種苗入土2/3,與地面呈45。角,壓實。

藥用價值

【藥材】乾燥莖呈圓柱形,略彎曲,通常截成長約30厘米的段狀,直徑1~3厘米。外表棕色或灰棕色,粗糙,具有淺的縱槽紋及明顯的橫裂紋,有時可見膨大的節部及略凹陷的枝痕或葉柄痕,栓皮常呈鱗片狀開裂,脫落處露出淡紅棕色的內皮部。質堅韌,有彈性,折斷面裂片狀;平整的橫切面,本質部黃白色,導管呈細孔狀,髓射線棕紅色,放射狀排列。氣異香,味淡微澀。以條勻、徑粗者佳。
【炮製】用水浸泡,洗淨泥屑,潤進,切片,曬乾。

功用主治

敗毒消癰,活血通絡,祛風殺蟲的作用。治急、慢性闌尾炎,風濕痹痛,赤痢,血淋,月經不調,疳積,蟲痛,跌扑損傷。
①《本草圖經》:"攻血,治血塊。"
②《簡易草藥》:"治筋骨疼痛,追風,健腰膝,壯陽事。"
③《中藥志》:"祛風通經絡,利尿殺蟲。治腸癰,風濕痹痛,麻風,淋病:蛔蟲腹痛。"
④《湖南藥物志》:"通經補血,強筋壯骨,驅蟲。治跌打損傷,風濕疼痛,血暈,血淋,筋骨疼痛,瘡癤,血絲蟲病。"
⑤《閩東本草》"治心腹絞痛,赤白痢疾。"
⑥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肢節酸痛,麻木拘攣,水腫,血虛頭昏。"
⑦《陝西中草藥》:"抗菌消炎,消腫散結,理氣活血,祛風殺蟲。治闌尾炎,月經不調,崩漏,小兒疳積,蛔蟲、蟯蟲症。"

相關配方

①治腸癰,生於小肚角,微腫而小腹隱痛不止者是,若毒氣不散,漸大,內攻而潰,則成大患:紅藤一兩許,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臥之。午後用紫花地丁一兩許,亦如前煎服,服後痛必漸止為效。然後以當歸五錢,蟬退、僵蠶各二錢,天龍、大黃各一錢,石礍蚆五錢(此草藥),老蜘蛛二個(捉放新瓦上,以酒鍾蓋定,外用火煅干存性),共為末,每空心用酒調送一錢許,日逐漸服自消。(《景岳全書》)
②治急、慢性闌尾炎,闌尾膿腫:紅藤二兩,紫花地丁一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③治風濕筋骨疼痛,經閉腰痛:大血藤六錢至一兩。水煎服。(《湖南農村常用中草藥手冊》)
④治風濕腰腿痛:虹藤、牛膝各三錢,青皮、長春七、硃砂七各二錢,水煎服。(《陝西中草藥》)
⑤治腸胃炎腹痛:大血藤三至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⑥治鈎蟲病:大血藤、鈎藤、喇叭花、鳳叉蕨各三錢,水煎服。(《湖南農村常用中草藥手冊》)
⑦治小兒疳積,蛔蟲或蟯蟲症:紅藤五錢,或配紅石耳五錢,共研細末,拌白糖食。(《陝西中草藥》)
⑧治小兒蛔蟲腹痛:紅藤根研粉,每次吞服一錢半。(《浙江中醫雜誌》6:1959)
⑨治跌打損傷:大血藤,骨碎補各適量共搗爛,敷傷處。(《湖南農村常用中草藥手冊》)
⑩治血虛經閉:大血藤五錢,益母草三錢,葉下紅四錢,香附二錢。水煎,配紅砂糖適量調服。(《閩東本草》)
⑾治血崩:紅藤、仙鶴草、茅根各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注意事項

大血藤不同於雞血藤,在用途上要加以區別。

性狀鑑別

莖呈圓柱形,略彎曲,長約30~70cm,直徑6~45m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多數顆粒狀突起的皮孔,和有淺縱溝及明顯的橫裂紋。栓皮有時呈鱗片狀剝落而露出暗棕色皮部。節部略膨大,有時可見凹陷的枝痕及葉痕。質硬,體輕,折斷面裂片狀。橫斷麵皮部紅棕色,有六處向木部內嵌。木部黃白色,有多數細孔狀導管及紅棕色放射狀排列射線。氣微,味微澀。以條勻,粗如拇指者為佳。

化學成分

大血藤含大黃素(emodin),大黃素甲醚(physcio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蘿蔔甙(daucsterol),硬脂酸(stearic acid),毛柳甙(salidroside),右旋丁香樹脂酚二葡萄糖甙(syringaresinol bisglucoside),右旋二氫愈創木脂酸(dihydroguaiaretic acid),大黃酚(chrysophanol),香草酸(vanillicacid),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以及對香豆酸-對羥基苯乙醇酯(p-hydroxyhenylethylcoumarate)和紅藤多糖。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