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粗梗水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粗梗水蕨別名水松草(Ceratopteris pterioides (Hook.) Hieron)一種一年生浮水草本蕨類植物。植株高 28-55cm,其營養葉為單葉,葉片呈闊狀三角形,長18-25cm,呈羽狀深裂,裂片3-7枚,闊卵狀三角形。產於我國長江以南各省以及東南亞中南美洲印度東部等。1999年被批准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1]

粗梗水蕨就是這眾多水生植物中的一種,那麼它有什麼特別之處呢?當你在湖泊、池塘或者河溝中發現它的身影時,你就會覺得這個名字果然名副其實。粗梗水蕨的葉柄、葉軸、下部羽片的基部均顯著膨脹成為圓柱形,比同屬植物水蕨的基部明顯粗壯,因此得名「粗梗水蕨」。同時,由於粗梗水蕨每片葉子的葉柄連同葉軸都顯著膨脹,裡面充滿了空氣,使得粗梗水蕨能夠以漂浮方式在水體中生活,而同屬植物的水蕨則是將根着生於水體的淤泥之中才得以生存的。水蕨屬在全世界分布有6、7個相似種,我國僅分布有2種,分別為水蕨、粗梗水蕨,基部顯著膨大、漂浮生長於水中也是粗梗水蕨區分於水蕨的顯著特徵。

形態特徵

通常漂浮,植株高20—30厘米;葉柄、葉軸與下部羽片的基部均顯著膨脹成圓柱形,葉柄基部尖削,布滿細長的根。葉二型;不育葉為深裂的單葉,綠色,光滑,柄長約8厘米,粗約1.6厘米,葉片卵狀三角形,裂片寬帶狀;能育葉幼嫩時綠色,成熟時棕色,光滑,柄長5—8厘米,粗1.2—2.7厘米;

葉片長15—30厘米,闊三角,2—4回羽狀;末回裂片邊緣薄而透明,強裂反卷達於主脈,覆蓋孢子囊,呈線形或角果形,漸尖頭,長2—7厘米,寬約2毫米。孢子囊沿主脈兩側的小脈着生,幼時為反卷的葉緣所覆蓋,成熟時張開,露出孢子囊。

生態習性

粗梗水蕨常成片漂浮於湖沼、池塘中。栽培植株在溫度22-30℃條件下生長良好;而水溫過高或過低,會導致植株生長發育不正常,甚至有時會死亡。對水體環境適應性較強。 本種可供藥用,莖葉入藥可治胎毒,消痰積;嫩葉可做蔬菜。

栽培技術

粗梗水蕨為漂浮性或挺水性植物,投放在自來水中也能很好生長。在夏秋生長旺盛階段,可以每周往栽培容器中施用適量液體肥料。環境不宜過於陰涼,否則長勢會越來越弱。定植後要及時清除雜草,必要時可施追肥1~2次,以提高觀賞效果。

繁殖方式

粗梗水蕨的繁殖比較容易,漂浮水面的大棵植株會不斷分生出小植株,繁殖速度快。 也用孢子繁殖,選擇生長健壯、成熟的孢子葉作繁殖材料,孢子向下,稍壓緊,保溫保濕,當幼苗長出3-5~~N-I-,就可進行移植。

園林用途

粗梗水蕨的株形美觀,在園林水景的淺水中進行塊狀定植,觀賞效果佳,也可岸邊、塘邊和池邊列植或成片栽培。在小型水景孤植也可以。

粗梗水蕨是重要的水生植物,在濕地生態湖泊生態水生景觀生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粗梗水蕨起源古老、分類位置孤立,是研究植物性別決定、配子體形態建成、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等學科的模式植物之一,也具有重要的觀賞和藥用價值。在野外,粗梗水蕨的生存環境被破碎化、片段化,種群數量呈現急劇下降的趨勢,因此,對粗梗水蕨的研究和保護應該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