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倉山龍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米倉山龍蜥
圖片來自easyatm

米倉山龍蜥學名Diploderma micangshanense)為鬣蜥科龍蜥屬爬行動物。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陝西等地,其標本採集自山坡草叢中。

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700至75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陝西寧強。[1]

形態特徵

體色變異較大,全長可達約30厘米。全身灰褐色並有黑斑,雄性在身體二側有黃色帶,雌性體背有時呈棕色,能在不同的光照強度下改變體色。體背在光照下一般為淡黃綠色、淡棕橄欖綠色或棕綠色,在暗處為棕色或暗棕色;頭頂部通常有暗棕色或黑色的網紋,有時有2條窄斑在兩眼間橫過;眼下及頰區為白色,軀幹部有許多白斑或多或少排列成橫行、半圓形或「山」字形。

體小中型,略側扁。全長200~300毫米;尾極長,超過體長的2倍。吻鈍圓;鼻孔位於鼻鱗的中央;鼓膜處被小鱗,鼓膜不顯;頭被鱗片大小不等,無橫向的喉褶;脊部自頸起有1行鬣鱗,鬣鱗向後逐漸減小,至尾中部不顯;尾下基部鱗片大於腹鱗。通身鱗片均起棱。

生活習性

生活於海拔700m的山區林間空地草叢中。主要生活在樹上。常在農田、草叢、水稻田、灌木叢、松樹和竹叢等叢林地區活動。常棲息在樹幹上,有領域性。以蜚蠊、螞蟻等昆蟲為食。4~9月為主要活動季節,其餘時間進行冬眠。天敵包括蛇類和鳥類,也棲居在石隙的洞穴中。每年4~9月繁殖,產3~6枚卵,白色,革質。捕食蝴蝶、蟾蜍、蝌蚪、小而軟的昆蟲、昆蟲的幼蟲及植物種子。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米倉山龍蜥.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