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筒蒴煙杆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筒蒴煙杆蘚

中文學名:筒蒴煙杆蘚

拉丁學名:Buxbaumia

minakatae Okam.

界:植物界

門:苔蘚植物門

綱:蘚綱

目:煙杆蘚目

科:煙杆蘚科

屬:煙杆蘚屬

筒蒴煙杆蘚(tǒng shuò yān gān xiǎn),學名Buxbaumia minakatae Okam,煙杆蘚科煙杆蘚屬。見於高山原是森林樹樁或倒木上(腐木上)。 [1]

筒蒴煙杆蘚形態特徵

罕見植物,該植物體(配子體)已極度退化,無法見到葉子(葉狀提),僅具孢子體,且性狀極似煙杆故而得名。[2]

筒蒴煙杆蘚生長環境

生長於高山原是森林樹樁或倒木上(腐木上),[3]

筒蒴煙杆蘚分布範圍

分布於我國東北地區,台灣省,國外 Buxbaumia minakatae Okam.筒蒴煙杆蘚 見於日本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和北美東部。[4]

煙杆蘚——懷有「隱身術」的林中隱者

苔蘚植物中有一類非常奇特的原始類群——煙杆蘚屬(Buxbaumia),屬於煙杆蘚科煙杆蘚目真蘚綱。它的奇特之處在於它有「隱身術」——配子體(我們平時看到的類似維管植物的植物體)極度退化,只有產生孢子體的時候我們才能發現它。

它們的孢蒴形狀很有意思,很像煙杆,並因此得名。

它們經常生於林下腐木上或腐爛的樹樁上。苔蘚植物特有的原絲體在煙杆蘚的生長過程中是長期存在的,原絲體為綠色,有分枝,常常呈交織狀成片生長。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有機會在其配子體階段發現它們,看到的其實是宿存的原絲體。

我國有關煙杆蘚的最早記錄是1896年發現於陝西光頭山的報道。20世紀50年代以後,在四川馬爾康理縣以及陝西的戶縣有零星採集記錄。我曾在四川的阿壩縣、青海的班瑪縣和甘肅的文縣等地森林中幸運地看到過它們的身影。

它們生長的環境通常是原始森林或者極少有人活動的林地中,往往以潮濕的腐木為生長基質。

2007年8月,我在四川阿壩縣安姜鄉的一片森林中採集苔蘚植物。當地村民告訴我,那片林地是20世紀60—70年代當地唯一未被砍伐的原始森林。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外面陽光燦爛,林中卻十分陰暗,甚至有些陰冷,地被層相當鬆軟。

讓我驚喜的是:就在一處腐爛、濕潤的大樹樁上,一大片綠色的煙杆蘚的孢子體正靜靜生長着,仿佛在等候我的到來。

運氣太好了!正趕上煙杆蘚高度發達的孢子體出現,否則我不可能發現它們。我抑制住內心的狂喜,立即開始記錄和採集。

煙杆蘚在全世界已知12種,分布地點和個體數量都非常少,如今,人們越來越難見到它們的身影。究其原因,除了它們因配子體極度退化而只有在產生孢子體時才能被發現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們對生境的要求很獨特:

嚴格限制在高海拔地區,對林冠鬱閉度和空氣濕度要求苛刻,且僅生長在林下高度腐爛的倒木上。在中國,隨着煙杆蘚分布地附近人類活動的日漸增多,它們已經受到很大衝擊,目前已經處於瀕危或極度瀕危狀態。

分類列表

以下是初步整理的煙杆蘚屬的屬內分類系統。其中的種列表尚不完全,有待完善。

1. 煙杆蘚 Buxbaumia aphylla Hedw.

2. 筒蒴煙杆蘚 Buxbaumia minakatae S. Okamura

3. 花斑煙杆蘚 Buxbaumia punctata P. C. Chen & X. J. Li

4. 圓蒴煙杆蘚 Buxbaumia symmetrica P. C. Chen & X. J. Li

參考來源

  1. 筒蒴煙杆蘚, 植物智, 2020-01-18
  2. 植物智 >> 苔蘚植物門 Bryophyta >> 煙杆蘚科 Buxbaumiaceae >> 煙杆蘚屬 Buxbaumia
  3. 「謎之」藻苔,「隱者」煙杆蘚,「死而復生」的擬短月蘚——... 2017年7月25日 筒蒴煙杆蘚(褐色物為成熟後的孢子體) 煙杆蘚在全世界已知12種,分布地點和個體數量都非常少,如今,人們越來越難見到它們的身影。究其原因,除了它們因配...
  4. 煙杆蘚屬 - 多識植物百科 1. 煙杆蘚 Buxbaumia aphylla Hedw. 2. 筒蒴煙杆蘚 Buxbaumia minakatae S. Okamura 3. 花斑煙杆蘚 Buxbaumia punctata P. C. Chen & X. J. Li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