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築摩號防護巡洋艦

築摩號防護巡洋艦(日語:築摩/ちくま Chikuma ?)是舊日本海軍的防護巡洋艦,為築摩級防護巡洋艦(日本海軍官方名稱「築摩型防護巡洋艦」)首艦。本艦為日本海軍第一艘搭載汽輪機的巡洋艦,與姊妹艦一樣同屬於從防護巡洋艦到輕巡洋艦的過渡設計。曾經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1935年作為靶艦被擊沉。

本艦得名自「築摩」一名來源於築摩川(又名千曲川,為信濃川的上游)。日後太平洋戰爭時期的築摩號重巡洋艦和戰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築摩號護衛艦相繼繼承了該名。

目錄

設計和概述

1906年(明治39年)9月28日,時任海軍大臣齋藤實向總理大臣西園寺公望提出閣議[2],稱日俄戰爭以來世界海軍形勢發展,有必要重新添置新的軍艦,其中希望建造4500噸級二等巡洋艦3艘。由於日本財政所限,這項造艦計劃在提交給12月開會的第23屆帝國議會審議時,還是遭到了大規模的壓縮,不過3艘二等巡洋艦的設想沒變,得以保留。

本艦全長144.8米、寬14.2米、吃水5.1米。本艦基本設計繼續在現有艦艇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同時借這個機會,對日本國產的汽輪機進行試驗、比較。動力部分,本艦搭載了兩台川崎生產的柯蒂斯式汽輪機,由16座艦本式水管鍋爐提供蒸汽設計動力22,500匹馬力(16,800千瓦特)。其中12座鍋爐安裝了過熱器,在相同壓力下溫度能提高31°C。本艦設計航速26節(48千米每小時),海試時獲得了空前的26.83節(49.69千米每小時)的最大航速。這速度比起日本海軍最後一艘搭載往復式蒸汽機的巡洋艦利根的23節(43千米每小時)是一個巨大的飛躍。但由於本艦搭載的引擎所使用的材料強度不足,導致需要頻繁進行維修,實際應用中也極少能達到這一高速。

本艦主炮為8門45倍徑單裝6英寸(152毫米)速射炮,艏艉各一門,另外在每側各布置3門,均安裝在舷側耳台。這種舷側火力與主炮口徑相同的設計在當時也非常罕見。輕型武器包括4門76毫米12磅炮,以及兩挺馬克沁機槍。魚雷武器方面,艦上共安裝了3具457毫米(18英寸)魚雷發射管。1919年以後,有關方面拆除了3門76毫米炮,而在煙囪之間的位置安裝了兩門40倍徑三年式80毫米高射炮

本艦裝甲甲板為22.2毫米厚的鎳鋼,而傾斜部分則以相同材質的35毫米厚鋼板補強,使得總厚度達到57.2毫米。艦艉魚雷艙處克虜伯滲碳裝甲為89毫米,司令塔則是102毫米厚的克虜伯裝甲。


視頻

築摩號防護巡洋艦 相關視頻

什麼是防護巡洋艦?它和裝甲巡洋艦有何區別?就是輕
全球唯一核動力巡洋艦,可載500多枚導彈,實力強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