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竹編是一種以竹條為基礎材料,用挑、壓、交、織等方式進行手工編織的一門中國傳統技藝。2008年6月7日,竹編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類
產品常規分類:瓷胎竹編花瓶、竹編茶具、咖啡具、酒具、文具、竹編平面畫。
竹編工藝可分為細絲工藝和粗絲竹編工藝品(說明:有瓷胎工藝品和無瓷胎工藝品)。成品主要是經對竹子切絲、刮紋、打光、劈細等工 序,將剖成一定粗細的篾絲編結起來製成。東張竹編主要是粗絲竹編工藝。
細絲竹編工藝
瓷胎竹編技藝獨特,以精細見長,具有「精選料、特細絲、緊貼胎、密藏頭、五彩圖」的技藝特色。在製作過程中全憑雙手和一把刀進行手工編織,讓根根竹絲依胎成形,緊貼瓷面,所有接頭之處都做到藏而不露,宛如天然生成、渾然一體。 產品主要有:瓷胎竹編花瓶、竹編茶具、咖啡具、酒具、文具、竹編平面畫。
粗絲竹編工藝
粗絲竹編工藝:是指用竹條篾片編成的生活用具和觀賞陳設品的竹編工藝。製作過程是先將竹子剖削成粗細勻淨的篾絲,經過切絲、 刮紋、打光和劈細等工序,編結成各種精巧的生活日用品,如竹籃、果盒、屏風、門帘、扇子等。粗絲竹編工藝品主要在我國南方地區盛產。東張鎮做為福清市的五大歷史古鎮之一,有着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民間傳統文化的積澱,因所處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竹種資源豐富,有淡竹、水竹、毛竹等許多種類。主要產品有竹編涼蓆 、涼枕 、扇 、籮 、筐 、籃 、箕畚、搖籃等。
四川逍遙居竹編工藝品
1、四川逍遙居手工竹編平面畫[1]接近生活,與網絡更深沉次的互聯,同時對書畫作品文化更新的體驗。
2、粗絲工藝品(無瓷胎竹編工藝品):
用竹條篾片編成的生活用具和觀賞陳設品 。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遺物中 ,已經出現竹編器具。幾千年來,民間竹編涼 席、涼枕 、 扇 、籮 、筐 、籃 、箕畚等生活日用品 ;我國南方地區,則逐漸形成富於地方特點的竹編用具和手工藝品 ,如安徽的舒席、四川的竹絲 扇和瓷胎竹編等 。竹編製作 ,一般經過剖絲 、切絲 、刮削 、磨光 、編結等過程。
主要產地有浙江東陽、嵊州,福建泉州、古田,上海嘉定,四川自貢等。四川自貢藝人龔玉璋的扇子,稱為 「龔扇子」 ,所用篾絲,細如絹紗。
發展歷史
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7000年前的竹編證明了簡單竹編早在人類定居生活時期便已出現[2];戰國時期,竹編形式變得豐富,竹鄉安吉出土的戰國時期竹編文物:竹碗、竹盒等便是當時竹編發展的有力證明;秦漢時期的竹編被運用到了其他領域,出現了竹蓆,竹簾等,西安還曾出土過底部印有竹蓆網格圖案的「秦陵銅馬車」;唐宋時期,竹編藝術融入了民間,還曾作為玩具出現,當時著名的竹馬戲《昭君出塞》中使用的馬就是竹編馬。明代中期,竹編被製作為盒具,如管帽盒、將軍罐等就是典型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對竹編文化的發展開始重視,對民間竹編藝術家設置有「中國竹工藝大師」等稱號。還對地方設有「中國竹編之鄉」等稱號。
視頻
竹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失傳三百年的絕技--邛崍竹編畫、瓷胎竹編,錢眼網,2013-8-23
- ↑ 淺析傳統竹編工藝的發展,豆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