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童年的露天電影(黃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頁面
前往: 導覽搜尋

《童年的露天電影》中國當代作家楊福果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童年的露天電影

小時候,最讓人高興的事情,莫過於看一場電影

當年,石碌鎮有兩家電影院,礦區就有一家。那時候的電影票很難買,所以,有了電影票便喜歡將票拿在手上,就是故意讓別人羨慕。

物質匱乏的年代,看電影是礦山人最奢侈的娛樂了。我現在還記得我看過的電影:《偵察兵》《地雷戰》《看不見的戰線》朝鮮)、《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阿福》(越南)、《多瑙河之波》(阿爾巴尼亞)、《向陽院的故事》《紅孩子》《決裂》等等,大部分電影都看了好幾遍。一些台詞成了經典,如《列寧在1918》里,瓦西里的「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小兵張嘎》里,那個胖胖的翻譯官吃西瓜「老子在城裡吃館子都不要錢,吃你幾個爛西瓜還要錢」?

小孩子們喜歡暑假寒假,這就意味着可以自由自在看好多好多場電影,還可以趁着看電影的機會,向父母要一毛兩毛錢,在土產店買「老鼠屎」或者在電影院門口擺攤的阿婆那裡買瓜子嗑,那種高興與滿足真不亞於過年。

電影院門口,遇上放映電影,白天晚上都會聚集好多人,第一場的觀眾進去了,買到第二場票的人,早早就來到電影院門前,嗑着瓜 子,聊着天,等待第一場散場。

也有好些小孩子在那裡,在人群中鑽來鑽去,那些是沒有票的,多是男孩子。男孩子們一直觀察着電影院門口,想趁守門口的那個大金 牙叔叔不注意的時候溜進去,看一場霸王電影。可是,偏偏守門口的是很負責任的,坐在那裡就是半天,一動不動,眼睛又特別犀利, 好像哪個小孩臉上有啥表情他就知道他們想幹什麼。小孩子們也沒轍。當然,也有比較機靈些的,夾在大人中間混進去了。

電影院裡的電影不容易看,只好看露天電影。露天電影還不是天天都有,一個星期約有二到三場。

露天電影多是在河南大戲台放映,很多時候也在足球場(現在的廣場)放映。在大戲台放映時,同樣有幾個人守門口收取電影票,但 是,這裡比起電影院來說,看霸王電影比較容易得手。於是,一群小孩里,常常只有一個人帶着有效的電影票,有票的小孩光明正大地 進去,然後,從大鐵門的門縫裡,或者在圍牆的某個位置,將票傳出來,又一個人進去了,以此類推,一群人終於都進入了場子裡,這 樣的辦法還是挺有效的。

在足球場放映電影是不需要票的,但是能否坐到好位置相當重要。人們通常會提前很多時間到現場,霸位子。來的早的,看前排正中的 位子。稍晚的,也有前排,但是離銀幕偏些。再晚一些的,就只能坐後排位子了。正中的位置,也就是放映機周圍的地方,正前方是銀 幕。

當放映員手提着各种放映設備到來,有人趕緊幫忙掛幕布、搬機器。打開放映機調試時,一束亮光打到幕布上,大家都興奮不已,爭先 恐後對着鏡頭做小狗、小貓等動物各種形狀的手勢,幕布上呈現出層疊的相應的手影,口哨聲歡呼聲此起彼伏。等到電影正式放映,整 個現場非常安靜,大伙兒都很認真地看每一個鏡頭。

看露天電影不用買票,可是每次都是人山人海,人們都是自帶小板凳,以前每家每戶都會有好幾張小板凳,遇上看電影,就派上了用 場。也有直接坐地上的。

適中的位子都沒了,怎麼辦?站後面太遠,看不清楚銀幕里的人物,只好到幕布的背面去。幕布的背面,位子就很多了,基本上都是我 們這些小孩在看。管它正面背面,反正我們開心的很,傻乎乎地看的津津有味。

每次看完電影,興致勃勃地和大人們討論電影劇情,可總感覺和大人看的效果不一樣,常常為了電影裡的情節臉紅耳赤地與大人們爭 辯。我們很崇拜電影裡面的英雄人物,常常用非常感嘆的語氣說:真厲害,都是用左手拿槍,邊說邊比劃着。

這時大人們聽到了會瞥一眼過來,歪笑着:你看到哪個英雄左手拿槍了?

裡面拿槍的都是左撇子啊,你沒認真看啊?理直氣壯地反駁大人。

這時大人們「撲哧」,差點噴飯。你們不一直在幕布背面看電影嗎?裡面的人當然是左撇子了。

這才醒悟過來,原來銀幕的背面與正面有如此巨大的誤差,心裡好失落。

露天電影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因為幕布是臨時掛上去的,如果遇上有風,銀幕里的人會彎着身子、斜着腦袋、歪着嘴巴說話和唱歌。

那以後,基本上就不看背面電影了,誰都不願意看背面電影讓別人笑話,除非不得已的時候。

有好幾次,廣播通知晚上放映電影,許多人早早就到場了。幕布早掛好了,人們在足球場的台階上坐着等候。等了好長時間,場中央的 幕布還是白色的。我們等啊,等,坐在草地上忍受着蚊子的侵擾,堅持着。兩三個小時過去了,最後廣播才又通知,取消了放映。那時 候,我們小孩子幾乎都睡着了。被喊醒後,懵懵懂懂地跟着大人往家走。

小時候家住新東區,那時候有一個十六冶工程隊在那裡駐紮。工程隊經常有慰問電影看,我們住在工程隊附近的人就借光了。這個,當 時讓許多住得老遠老遠的人羨慕啊。

每次廣播通知晚上放映電影,我們那天的晚飯肯定吃的不香,心裡老想着趕緊去霸個好位子。匆匆把飯吃完,飯碗一放,小跑着去霸 位,還是用的小板凳霸位。估摸着哪個位置是正中一些的,將小板凳往那一擺,做好記號。那時候,一次要霸上好多個位子,把家裡的 板凳差不多都搬來了,一次搬不完,就分兩三次搬。

那時候年紀小,天真,幼稚,總以為板凳一放那,就誰都不會去動的。我們想的太簡單了。有一次放映《偵察兵》。這部片子其實我們 都反覆看了十幾遍了,早場晚場都看過,但是,每放必看,絕不落下。王心剛扮演的騎馬的偵察兵太帥太威武了,裡面的插曲太吸引人 了。一聽到廣播通知,心裡那個激動,屁顛屁顛地搬板凳去霸位。

吃過飯,洗澡好,去到放映場時,黑壓壓滿滿都是人,擠都沒法擠進去,哪裡還找得到霸位的凳子,早知道這樣,還洗什麼澡啊,急的 差點掉淚。

沒辦法,只好眼巴巴淚汪汪地站在後場,心情極不好地看完電影,等人都散了,才沮喪地去找回自家的板凳,這幾張板凳,今晚可是做 了好事了,全給別人坐了。那些人坐在這板凳上看偵察兵,心裡一定美美的:哪家的孩子真好,看電影還順帶做上好事了。

那時候,正是學雷鋒做好事的年代。

如今的廣場上,偶爾會放映一場電影,人們散步、轉悠時把腳步停下來,站着看,冷清的場景,看電影的人也沒有了從前的心境。

三五成群結伴同行,從城東走到城西去看一場露天電影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

懷念童年時看過的那些露天電影,更懷念去看電影那份無邪的心情。星空,蟲鳴,晚風,電影放映前的吵雜聲,放映中的鴉雀無聲,是 成長歲月里的美好。 [1]

作者簡介

楊福果,女,筆名阿果果、酒心;海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