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章昭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章昭達 照片 來自於網路

章昭達(518年-571年),字伯達,南陳吳興郡武康縣(今浙江省德清縣西)人。

南梁侯景之亂,從鄉里招募眾人援救建康侯景被平定,為吳興郡太守陳蒨部將,備受信賴。陳蒨即位為陳文帝,命他平定王琳陳寶應,都立下大功,歷任郢州江州刺史陳廢帝時,他平定湘州刺史華皎,晉升為征南大將軍。陳宣帝時,率軍征後梁蕭巋,攻下安蜀城。太建三年(571年)章昭達去世。其子章大寶

人物簡介

祖父章道蓋,在南齊時曾任廣平太守。父章法尚,南梁時為揚州議曹從事。昭達生性倜儻,輕財重氣。少年時,偶遇一看相士,相士對昭達說:「看你相貌非同一般,然而必先有小難,須破相損傷,日後必當富貴。」梁大同中(546年),昭達為東宮直後,因醉酒從馬背上墜落,鬢角小有擦傷,昭達很高興已經破相,但相士卻說:「未到時候。」及侯景之亂,昭達率領招募鄉人支援台城,戰亂中被飛來的流箭擊中,失去一眼。相士見後,說:「你的面相已完善了,不久富貴即至。」

歷史資料

京城失陷,昭達返還鄉里,一日外游,認識了世祖陳蒨,因而結為好友。陳蒨之父高祖陳霸先平定了侯景之亂,替代梁朝而建立了陳朝,號武帝,建都建康(今南京)。世祖陳蒨為吳興太守,昭達執書簡來見世祖。世祖見之大喜,因而委以將帥重任,恩寵優渥,超過所有同僚。高祖討伐王僧辯,令世祖駐守長城招聚兵眾,以防北方杜龕乘機入侵,頻頻派昭達往返京口(今江蘇鎮江),稟承計劃。僧辯誅後,杜龕遣其將杜泰來攻長城,世祖拒之,任命昭達總管城內兵事。杜泰退走,昭達指揮吳興軍馬隨從世祖東進,以討伐杜龕。平定杜龕後,又隨從世祖東討張彪於會稽(紹興,今屬上虞),克之。因累積戰功而官拜明威將軍、定州刺史。

當時,留異擁據東陽,自封疆土為王,成為高祖的心腹之患,乃任命昭達為長山縣令,監察留異動靜以安心患。永定二年(558年),昭達任武康縣令。世祖陳蒨繼位,拜昭達為員外散騎常侍。天嘉元年(560年),追論長城之功,封欣樂縣侯,食邑一千戶。接着王琳來犯,為安定都城,駐軍柵口並與王琳大戰於蕪湖,昭達乘平虜大艦,中流而進,親為先鋒率先擊退賊艦。掃平王琳,昭達獲得第一功。第二年,官拜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郢(今武漢市武昌)、巴(今湖南嶽陽)、武(今湖南常德)、沅(今湖南黔陽西南)四州諸軍事、智武將軍、郢州刺史,增邑並前千五百戶,進號平西將軍。

周迪據臨川(今江西撫州一帶)反,世祖下詔令昭達取便道征之。擊敗周迪,升為護軍將軍,給鼓吹一部,改封邵武縣侯,增邑並前二千戶,常侍如故。天嘉四年(563年),周迪敗走後投靠陳寶應,寶應接納周迪,二人合夥再次入侵臨川,又任命昭達為都督討伐周迪。至東興嶺,又一次擊退周迪,周迪逃走。昭達翻逾東興嶺,駐軍建安(今福建建甌),以討伐陳寶應。寶應據建安、晉安(今福建南安)二郡之界,水陸為柵,以拒官軍。昭達見此地形,與之交戰不利,因據其上流,命軍士伐木帶枝葉造筏,將拍(用於投擲石塊或火種的古兵器)放置於筏上,綴以大索,相次列營,夾於兩岸。寶應數次挑戰,昭達按兵不動。不久,天降暴雨,江水大長,昭達放筏衝突寶應水柵,水柵盡破,又出兵攻其步軍。同時,世祖派遣余孝頃帶兵出自海道,也剛好到達,於是二軍會合,並力大戰。寶應大潰,遂克定閩中(今福州),盡擒留異、寶應等。昭達以功授鎮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當初,世祖曾夢見昭達升為眾官之長的宰相位,第二日將夢告之過昭達。在一次宴席上,世祖對詔達曰:「卿還記得我的夢不?如今使夢成為現實,有何難也?」昭達對曰:「當效犬馬之用,以盡臣節,自餘無以奉償。」繼而又出為使持節、都督江(今贛、閩及湘、鄂各一小部)、郢、吳(今江西波陽一帶)三州諸軍事、鎮南將軍、江州刺史,常侍、儀同、鼓吹等待遇如故。

廢帝陳伯宗即位(567年),升昭達為侍中、征南將軍,改封邵陵郡公。時有華皎謀反,其移書文檄,並假借通告昭達為由,又屢屢派遣使者欲招納昭達,昭達將使者盡數拿獲,送於京師。平了華皎,又進號征南大將軍,增邑並前二千五百戶。征南大將軍任期屆滿,被征為中撫大將軍,其侍中、儀同、鼓吹等待遇如故。宣帝陳頊即位(569年),進號車騎大將軍,以還朝遲留,被有司彈劾,因而降號車騎將軍。

歐陽紇據嶺南反,詔令昭達都督眾軍討之,昭達日夜兼行,到達始興(今韶關)。歐陽紇聞昭達突然降臨,驚恐中不知所為。於是出頓洭口(今廣東省英德縣西南連江口),用許多竹籠盛滿沙石,掛置於水柵之外的水中,企圖用於遏止舟艦,阻擋討伐之軍。昭達居其上流,裝艦造拍,當舟艦臨近賊柵時,令軍人銜刀,潛入水中,將竹籠全部砍斷,然後放大艦隨流突之,賊眾大敗,生擒歐陽紇,送於京師,掃平廣州。昭達因以功進車騎大將軍,升司空,其他職位待遇如故。

太建二年(570年),昭達率師向江陵進發征伐蕭巋。時蕭巋與周軍大蓄舟艦於青泥中,昭達分別派遣偏將錢道戢、程文季等,駕乘輕舟襲擊,焚燒其舟艦。周兵又於峽下南岸築壘,名曰「安蜀城」,於江面上橫拉繩索,鋪以葦竹為橋,用以運送軍糧。昭達命軍士將長戟綁於樓船之上,放船順流而下,船過橋下仰割其繩索,索斷而使周兵陷於糧絕之境,因縱兵以攻其城,迫其降之。太建三年(571年),昭達身患疾病而卒,時年五十四。贈大將軍,增邑五百戶,給班劍二十人。

昭達性嚴刻,每奉命出征,必晝夜倍道;然有所克捷,必推功將帥;廚膳飲食,並同於群下,將士亦以此附之。每飲會,必盛設女伎雜樂,備盡羌胡之聲,音律姿容,並一時之妙,雖臨對寇敵,旗鼓相望,也從未改變過。太建四年(572年),昭達祀位入住世祖廟庭,配享與世祖同為後人永世祭祀。

章昭達有一子名大寶,賦性惡劣,承襲昭達被封為邵陵郡公,累官至散騎常侍、護軍,出任豐州(今福建全省)刺史。大寶在州貪婪放縱,百姓怨聲載道,後主陳叔寶以太僕卿李暈代之。至德三年(585年)四月,李暈即將到州,大寶襲殺李暈,舉兵反判,派遣其將楊通攻打建安(今福建福州)。建安內史吳慧覺居城奮力抗擊,楊通累攻不克。朝廷官軍逐漸逼近,反軍人情離異,大寶計窮,乃與楊通向山中逃去,官軍主將陳景詳率兵追躡大寶。大寶既入山,山路陰險,不復能行,楊通背負大寶,行進艱難。最後為追兵所及,生擒送都,大寶死於送京都的路上,後主傳旨將大寶首級懸掛於朱雀航(秦淮河上二十四座浮橋中最大的一座。在今南京鎮淮橋東)上,株滅三族。

傳記資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