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 來自 360 的圖片]

sū,<動>,形聲。從禾,從魚,魚亦聲。"魚"和"禾"聯合起來表示"(寒流一過),像在莊稼地里收穫穀物那樣輕鬆地在冰河裡挖取凍魚"(案:這就是《說文》所謂的"把取禾若也"的意思。"把取禾若也"當讀為"若把取禾也")。本義:冬天收穫冰凍的魚。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穌

拼音; sū

詞性; 動

含義; 從禾,從魚,魚亦聲

基本釋義

說明:在大河裡,寒流來襲時,河面容易被凍住,但魚兒可以轉入水體深處,那裡溫度較高,可以讓魚遊動生存。但在一些小河小池塘里,水量相對較少,水體可能被整個凍住。這時的魚兒,像莊稼那樣老老實實呆在原地,可以被像收穫莊稼那樣按部就班的取到手。由於是寒流急凍,在被很快起出後,魚兒一般都能迅速恢復活力,這種情況古人就稱為"穌",或稱"復甦"。

同"蘇"

穌,把取禾若也。――《說文》。段玉裁改為"杷取禾若也",並注:"杷,各本作把,今正。禾若散亂,杷而取之,不當言把也。

轉意為死而復生,甦醒,復活。今作"蘇" 。

留屍十日,平旦喉中有聲如雨,俄而穌活――《法苑珠林》

早期來華傳教的西方傳教士把"Jesus"翻譯成音義具合的"耶穌",其中的"耶"同"爺",指父親,對應音節"Je";"穌"指"復活",對應音節"su"。

穌;(穌)sū ㄙㄨˉ 〔耶~〕見"耶""

同"蘇"③。耶"。

鄭碼:RMF,U:7A23,GBK:F6D5

筆畫數:13,部首:禾,筆順編號:3525121131234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素孤切《集韻》《正韻》孫租切《韻會》孫徂切,$音蘇。《說文》把取禾若也。《徐曰》穌,猶部斂之也。

又《廣韻》息也,舒悅也。《韻會》死而更生曰穌。通作蘇。《書·仲虺之誥》後來其蘇。《禮·樂記》蟄蟲昭蘇。《注》更息曰蘇。《集韻》俗作蘇。

又《職方外紀》耶穌,西國言救世生也。

又葉桑河切,音娑。《黃庭經》臨絕呼之亦復穌,久久行之飛太霞。霞音何。[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