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蘋果
![]() |
秦安蘋果是秦安渭北特產。秦安地處渭北黃土高原梁峁溝壑區,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晝夜溫差大,是全國北方落葉果樹栽培的最適宜區,也是國內優質果品生產基地,尤其以蘋果為主的果樹面積達33.29萬畝,年產優質果品1.8億公斤,實現產值2.16億元,其中蘋果面積21.11萬畝,結果面積10.4萬畝,年產優質蘋果10136萬公斤,實現產值13563萬元。
傳承中華飲食文化,是鞏固文化基礎、彰顯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1]。要結合現代飲食需要,推動中華飲食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其煥發出新的活力。把中華飲食文化作為展示國家形象的重要名片,深化飲食文化交流[2]。
特產簡介
秦安地處渭北黃土高原梁峁溝壑區,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晝夜溫差大,是全國北方落葉果樹栽培的最適宜區,也是國內優質果品生產基地,尤其以蘋果為主的果樹面積達33.29萬畝,年產優質果品1.8億公斤,實現產值2.16億元,其中蘋果面積21.11萬畝,結果面積10.4萬畝,年產優質蘋果10136萬公斤,實現產值13563萬元。
由於秦安氣候條件優越,孕育了聞名遐邇的「花牛」蘋果,新發展的4—5代「花牛」和富士系列蘋果更是色鮮味醇,果型端正,風味獨特,遠銷國外俄羅斯、尼泊爾、印度等國家,國內上海、廣州、湖南、河北、內蒙、青海等地。1997年新喬納舍、新紅星蘋果獲甘肅省第二屆名優特林果產品鑑評會金獎,同年矮生蘋果獲甘肅省首屆林果產品展覽交易會銀獎。
秦安蘋果產區地處甘肅省東南部,渭河主要支流的葫蘆河下游。位於東經105°20′—106°20′,北緯34°44′—35°11′之間,海拔高度1120—1700米,屬隴西黃土高原渭北梁峁溝壑山區。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土壤深厚肥沃,屬半乾旱、半濕潤氣候區,河谷地區水源主要是境內的葫蘆河、清水河、南小河和西小河,山區水源主要依靠集雨節灌水窖水,區域內無工業污染,為天然綠色食品生產區。秦安蘋果種植區包括秦安縣行政區域內的興國鎮、西川鎮、蓮花鎮、隴城鎮、郭嘉鎮、雲山鄉、劉坪鄉、葉堡鄉、安伏鄉、魏店鄉、王鋪鄉、王窯鄉、千戶鄉、王尹鄉、興豐鄉、中山鄉、五營鄉十七個鄉鎮。從事蘋果栽培的果農有7.4萬戶,95%的村都有蘋果園,目前栽培面積2.65萬公頃,年產量30000萬公斤,2010年規劃發展到4萬公頃,年產秦安蘋果40000萬公斤。
參考文獻
- 移至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多少,搜狐,2020-09-28
- 移至 ↑ 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搜狐,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