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科爾沁沙地灌木林植被修復技術應用案例

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科爾沁沙地灌木林植被修復技術應用案例科爾沁沙地地處西遼河流域,位於半乾旱區,屬北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1],平均降水量可達300~400mm,降水量多集中於7~9三個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科爾沁沙地處在我國北方生態脊樑的南麓,是典型的農田、沙地、林草地交錯分布帶。由於氣候變化及過墾過牧致使土地沙化,生態環境嚴重失衡,形成沙地,是中國最大的沙地,也是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的沙地,是京津冀風沙的主要源頭之一,沙地分布區面積約為6.63萬平方公里,其中沙地面積3.51萬平方公里。目前科爾沁沙地尚有2200萬畝待治理,其中通遼市境內有1200萬畝,沙區降雨量較低且時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減少,風強風長,已治理區域生態狀況仍較脆弱,靠自然恢復非常困難。2016年,應用該技術在通遼市庫倫旗六家子鎮沙地區種植混交灌木林100畝,至今沙化程度得到大幅度降低。

目錄

二、主要解決的問題

該技術有效減少土地沙化,實現了科爾沁地區沙地植被的快速有效恢復,解決了由「白」變「綠」的問題。

三、技術要點

1. 待修復地背景調查對科爾沁地區根據不同沙化程度和沙地類型,調查樣地植被群落的灌木和草本物種種類、蓋度、地上生物量、優勢種等指標;調查修復區土壤[2]理化性質(土壤質地、容重、有機質、含鹽量、pH值等)及水分特徵(地下不同深度水分含量等)。

2. 確定治理方案根據不同沙化程度及植被基本情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分區制定適宜的治理技術方案:輕度沙化區採取保護措施,如圍封禁牧;中度沙化區採取保護和恢復措施:採用補種抗旱、耐瘠薄植物+圍封禁牧;重度沙化區採取改建和重建措施:設置沙障+改良土壤+鋪設覆蓋物+栽種抗旱、耐瘠薄植物+圍封等。

3. 沙障布設及土壤改良根據不同沙地類型,制定適宜的整地施肥等土壤改良措施:

流動沙地:選用秸稈、枯草、灌木枝條和紗網等作為沙障設置材料,沿垂直於主風向的方向進行鋪設沙障,沙障間距2m-4m,灌木栽植於背風側的20cm~30cm處,也可用北沙柳扦插建立形成活沙障,並通過施肥對沙地土壤進行改良,然後栽種抗旱、耐瘠薄灌木植物;

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整地施肥改良沙地土壤,撒播草種,栽植灌木樹種固沙;在高大沙丘栽植灌木需設置沙障;

露沙地:施肥改良沙地土壤,撒播抗旱節水、耐瘠薄的混合草種固沙。

肥料選用有機肥或腐殖酸肥或腐熟的牛羊糞,腐殖酸肥每畝施用50~100kg,牛羊糞比例為1:2,每畝用量為200kg~300kg。

4. 抗旱、耐瘠薄灌草種質選擇科爾沁沙地防風固沙主要以灌木和草本為主,選擇耐瘠薄、耐風蝕、喜沙壓沙埋、多年生生長快、萌櫱能力強、根系發達、具經濟價值的物種。灌木和半灌木種選擇北沙柳、黃柳、沙木蓼、沙地榆、山桃、山杏、蒙古蕕、小葉錦雞兒等,將1年生健壯苗按株行距2 m×2 m穴植於濕潤沙層內,深栽踏實,使根系與沙土緊密結合。草本選擇披鹼草、燕麥、羊草、沙打旺、草木犀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播量每畝3~4 kg,人工撒播到沙地表面,補播時間宜在原生植被生長較弱且雨季來臨前進行,種子播深1-2 cm,播後用鈎耙人工覆土即可。

5. 修復後管護措施栽植後澆定植水,栽植當年可視土壤水分和土壤溫度情況進行補水,冬季需澆凍水1次;對苗木成活率及保存率低的地區,應及時補植;修復後的地區實行圍欄封育保護3~5年,嚴禁放牧利用,待植被恢復到可利用程度後可適度分步解封。

6. 監測評價對修復後的沙地植被進行生物量、生物多樣性、群落穩定性以及土壤肥力等方面持續監測評價,為類似區域生態恢復提供數據支撐。

四、應用成效

該技術在通遼市庫倫旗六家子鎮沙地區種植混交灌木林100畝,項目區經過治理3年之後沙化程度大大降低,植被平均高度、密度、蓋度和地上生物量均顯著增加,沙化面積減小50%以上。該方法實現了科爾沁地區沙地植被的快速有效恢復,解決了由「白」變「綠」的問題,對沙化土地的植被恢復和重建具有重要的推廣示範意義。

五、適用範圍

該技術適宜在科爾沁沙地區及類似條件的沙地地區大面積推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