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科學交流與情報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科學交流與情報學》,在宏觀水平上全面系統地闡述科學交流與情報學問題的專著。亞·伊·米海諾夫、喬爾內、吉里列夫斯基著。1976年蘇聯莫斯科出版社出版。中譯本1980年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徐新民等譯。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共有10章及前言和結束語,中譯本37萬字。主要研究對象是科學交流系統。前言指出科學交流的一切過程是受這些過程作為社會現象所固有的客觀規律制約的。第1章研究導致科學中產生情報危機的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的現象,及情報危機的後果及其克服途經。第2章分析科學交流過程及科學交流系統的規律和特點。第3章分析科學情報的結構、一般性質及其社會評價特點。第4章研究科學與技術的異同及其相互關係。第5、6章論述科學文獻和科學出版物在科學發展中的作用,說明科學文獻和科學出版物的特點及種類。第7章指出科學情報工作是科學勞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與科研工作本身不同,是任何科研工作的第一階段,即準備階段。第8章研究科學情報的分析與綜合,第9章詳細分析了建立整體化情報系統的方法,指出整體化情報系統是一個統一的系統,其特殊的功能就在於能夠滿足對於任何類型的情報的需求。第10章論述情報學「是科學的一門學科,它研究科學情報的構成和共同特性,以及研究科學交流全過程的規律性」。結束語對科學交流和情報學,作了總結性論述。

本書認為情報學不是一門技術科學,而是一門理論性的社會科學,主要任務就是研究科學交流的理論。本書有自己的獨特見解,觀點明確,使讀者能夠開闊眼界,啟迪思路。

作者介紹

亞·伊·米海諾夫(А.И.Михайлов 1905—1988),1931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化工學院,任工程師。後在莫斯科大學任教授20多年。自1956年起,任蘇聯科學院全蘇科技情報研究所所長。在情報學方面的著作達200部左右。擔任《國際情報與文獻論壇》和全蘇科技情報所各種出版物的主編,《國際情報·通訊及教育》雜誌的編委。參加國際文獻聯合會工作的20多年期間,多次被選為該會的副主席,並任科學情報理論基礎委員會的主席。

相關信息

名著是書籍中的精華[1]。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科學交流與情報學 相關視頻

情報學專業是做什麼的呢
不知道你們聽說過「情科」有沒有,情報科學專業。

參考文獻

  1. 100部科普經典名著,豆瓣,2018-04-26
  2. 工具書及其分類,豆丁網,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