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種植棕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種植棕竹

種植棕竹
原圖鏈接

棕竹,(學名:Rhapis excelsa (Thunb.) Henry ex Rehd.)又稱觀音竹、筋頭竹、棕櫚竹、矮棕竹,為棕櫚科棕竹屬常綠觀葉植物。有葉節,包以有褐色網狀纖維的葉鞘。叢生灌木,高2-3m,莖幹直立圓柱形,有節,直徑1.5-3cm,莖纖細如手指,不分枝,有葉節,上部被葉鞘,但分解成稍鬆散的馬尾狀淡黑色粗糙而硬的網狀纖維。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棕竹

拉丁學名:Rhapis excelsa (Thunb.) Henry ex Rehd

別 稱:觀音竹,筋頭竹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初生目

科:棕櫚科

亞 科:貝葉棕亞科

族:貝葉棕族

屬:棕竹屬

分布區域:東南亞、我國南部至西南部

形態特徵

叢生灌木,高2-3m,莖幹直立圓柱形,有節,直徑1.5-3cm,莖纖細如手指,不分枝,有葉節,上部被葉鞘,但分解成稍鬆散的馬尾狀淡黑色粗糙而硬的網狀纖維。

葉集生莖頂,掌狀深裂,裂片4-10片,不均等,具2-5條肋脈,在基部(即葉柄頂端)1-4cm處連合,長20-32cm或更長,寬1.5-5cm,寬線形或線狀橢圓形,先端寬,截狀而具多對稍深裂的小裂片,邊緣及肋脈上具稍銳利的鋸齒,橫小脈多而明顯;葉柄細長,約8-20cm,兩面凸起或上面稍平坦,邊緣微粗糙,寬約4mm,頂端的小戟突略呈半圓形或鈍三角形,被毛。

肉穗花序腋生,長約30cm,花小,淡黃色,極多,單性,雌雄異株。總花序梗及分枝花序基部各有1枚佛焰苞包着,密被褐色彎卷絨毛;2-3個分枝花序,其上有1-2次分枝小花穗,花枝近無毛,花螺旋狀着生於小花枝上。雄花在花蕾時為卵狀長圓形,具頂尖,在成熟時花冠管伸長,在開花時為棍棒狀長圓形,長5-6mm,花萼杯狀,深3裂,裂片半卵形,花冠3裂,裂片三角形,花絲粗,上部膨大具龍骨突起,花葯心形或心狀長圓形,頂端鈍或微缺;雌花短而粗,長4mm。

果實球狀倒卵形,直徑8-10mm。種子球形,胚位於種脊對面近基部。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生長環境

棕竹喜溫暖濕潤及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不耐積水,極耐陰,畏烈日,稍耐寒可耐0℃左右低溫。

夏季炎熱光照強時,應適當遮蔭。適宜溫度10-30℃,氣溫高於34℃時,葉片常會焦邊,生長停滯,越冬溫度不低於5℃,但可耐0℃左右低溫,最忌寒風霜雪、在一般居室可安全越冬。株形小,生長緩慢,對水肥要求不十分嚴格。要求疏鬆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瘠薄和鹽鹼,要求較高的土壤濕度和空氣溫度。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東南亞,中國南部至西南部,日本亦有分布。它常繁殖生長在山坡、溝旁陰蔽潮濕的灌木叢中。

繁殖方式

棕竹可用播種和分株繁殖,家庭種植多以分株繁殖為主。

播種繁殖

以疏鬆透水土壤為基質,一般用腐葉土與河沙等混合。種子播種前可用溫湯浸種(30-35℃溫水浸兩天)處理,種子開始萌動時再行播種。因其發芽一般不整齊,故播種後覆土宜稍深。一般播後1-2個月即可發芽,其發芽率可達80%左右。當幼苗子葉長達8-10厘米時即可進行移栽。值得注意的是,移栽時須3-5株種植一叢,以利成活和生長。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可結合春季翻盆換土時進行。早春3-4月是翻盆換土時節,一般小株一年翻盆換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常用盆土是園土2份廄肥土1份,腐葉土和礱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

將原株叢從老盆中倒出,除去舊泥,但在老根上適當帶些舊泥垛,用桑剪將棕竹根部叢切斷,同時將有生長不良的發黑和腐根剪去,切口要平,每一叢最少5-6枝,多則10枝-20枝(根據盆的大小及株叢多少來定)。然後種植到準備好的盆缽中去,盆底排水孔墊好碎盆片,以利排水,放入培養土先粗後細,放至八分滿,邊加培養土邊用小竹片將泥土與根戳緊。種植不要太深,以原來根頸部與培養土平,澆足水後將盆株置半陰約半個月後即服盆。

種植方法

1、土壤:棕竹喜濕潤、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壤土,微酸性最合適,可以選擇腐葉土+園土+河沙,均勻混合,種植時在土壤中加入適量的基肥,花盆採用燒泥盆即可。

2、溫度:棕竹喜溫暖,較耐寒,生長適溫20~30℃,冬季只要移到室內維持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若溫度在10℃次上則能保持葉色青翠,清明以後出室到戶外養護。

3、光照:棕竹喜有散射光照的環境,夏季要置於蔭棚或樹蔭下,在半陰和濕潤環境中能使新枝不斷生長,老葉保持翠綠,烈日炎炎、乾燥熱風是造成棕竹葉焦、乾枯的主要原因。

4、澆水:棕竹在5~9月生長眨期要多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寧濕勿干,但不能積水,高溫期還應經常用水噴灑葉片和地面,增加空氣濕度,秋冬季節適當減少澆水量。

5、施肥:棕竹施肥原則是勤施薄施,即少量多次並做到氮磷鉀三結合,以有機肥占主導,微量肥作補充,每10~15天根部施一次肥,每7~10天噴施一次葉面肥。

6、翻盆:棕竹盆栽小株的一年翻盆換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翻盆一般在春季出棚時進行,培養土常用園土2份、廄肥土1份、腐葉土和碧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

7、病蟲:棕竹若管理不當會遭到介殼蟲、葉枯病灰斑病褐斑病的危害,介殼蟲可噴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滅殺,葉枯病、灰斑病、褐斑病可噴灑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1]

養殖注意事項

1、棕竹生長期應該經常在植物的葉片上噴灑水分,適合盆栽。

2、棕竹雖然耐陰,但也需要適當的光照,如果太少光照,會導致葉片變黃,如果再加上通風不良,植物會產生寄生蟲,影響植物的生長。

3、每次施肥要量少,次數要多。以有機肥為主,微量肥料作為輔助。

4、棕竹需要大量的水,澆水時記得從棕竹的生長點往下淋,讓清水自上往下流到根部,保持盆內濕度。

5、棕竹容易受到紅蜘蛛、銹壁虱、葉斑病、介殼蟲等病蟲危害,如發現葉片上有病蟲,應及時噴藥處理。[2]

病蟲防治

棕竹腐芽病

主要危害幼芽和嫩葉,在開始發病時,未展開的葉片先行枯萎,呈褐色,後下垂。病菌從嫩葉基部擴大到芽的幼嫩組織,造成幼芽枯死腐爛,植株停止生長,嚴重時全株死亡。中央未展開的嫩葉基部變褐腐爛,散發出臭味。該病還危害散尾葵魚尾葵大王椰子假檳榔椰子等棕櫚科植株,為危害棕櫚科植株最嚴重的病害。

該病菌以卵孢子在感病芽葉及根部,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或灌溉用水及淋水濺射傳播。多雨季節及雨多日,氣溫20℃-25℃,相對濕度在90%以上,濕氣滯留時間長時易發病。

防治方法

加強通風透光,嚴防濕氣長時間滯留葉面。發現少量病葉及時從莖杆基部剪去銷毀。發病初期,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加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8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1:100的波爾多液,輪流噴灑心葉及全株,每10天一次,延續3次至4次,可獲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若管理不當,會遭到介殼蟲、葉枯病、灰斑病和褐斑病的危害。介殼蟲危害時要噴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滅殺;葉枯病、灰斑病、褐斑病危害時,要噴灑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效果較好。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性味

味甘;澀;性平

功能主治

棕竹葉:收斂止血;主鼻衄;咯血;吐血;產後出血過多

棕竹根:祛風除濕;收斂止血;風濕痹痛;鼻衄;咯血;跌打勞傷

用法用量:內服

棕竹葉:煅炭研末沖,3-6g。

棕竹根:煎湯,9-20g,鮮品可用至90g。

園藝價值

棕竹為典型的室內觀葉植物。因為耐陰、耐濕、喜散射光,可長期在室內光線明亮的地方擺放,即使連續3個月在暗處見不到陽光,也能正常生長,並能保持其濃綠的葉色。棕竹叢生挺拔,枝葉繁茂,姿態瀟灑,葉形秀麗,四季青翠,似竹非竹,美觀清雅,富有熱帶風光,為家庭栽培最廣泛的室內觀葉植物。南部地區口叢植於庭院內大樹下或假山旁,構成一幅熱帶山林的自然景觀。北方地區可盆栽,大叢林可擺放在會議室、賓館門口兩側,頗為雅觀。如果家裡客廳擺放高低錯落有致、疏密協調的淺盆棕竹盆景,旁邊再配幾塊山石,更顯得玲瓏秀麗。

環保價值

消除重金屬污染和二氧化碳,棕竹的功能類似龜背竹,同屬於大葉觀賞植物的棕竹能夠吸收80%以上的多種有害氣體,淨化空氣。同時棕竹還能消除重金屬污染並對二氧化硫污染有一定的抵抗作用,當然作為葉面碩大的觀葉植物,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一般植物所不能企及的消化二氧化碳並製造氧氣的功能。


相關視頻

家裡的棕竹總是葉黃葉枯,幾招教你養好它!教你棕竹的養護技巧!


棕竹如何養殖,棕竹適合養殖的地方以及棕竹的外貌你們知道嗎?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