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綿綿(楊學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秋雨綿綿》是中國當代作家楊學會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秋雨綿綿
有時候喜歡一篇文章,是因為作者給了我們內心美麗的期待。第一次知道康橋,是因為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這位詩,記得那是在隆昌師範校上學的時候。「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讀着這樣的詩句,瞬間讓我愛上,內心柔軟之地立即被觸動。「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康橋在什麼地方?
後來又品讀了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橋》這篇文章後,並閱讀了有關史料,使我感到徐志摩與康橋的情結很深、至愛很深、真誠很深。在英國留學的兩年,徐志摩大部分時間是和康橋度過的。在康橋,他與鄉村接近,與大自然為友,日月星辰,一草一木,形成了他的理想,他的藝術觀和人生觀。他「辨認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徐志摩忘情於康橋,沉迷於大自然,是因為他認為現實社會是醜陋的、生活是痛苦的,只有大自然是純潔的、美好的;為要救治這個社會,解決現實生活枯窘,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拋棄墮落的文明,回歸單純的大自然,他在《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中說:「那年的秋季,我回到康橋,整整有一學年,那時我才有機會接近真正的康橋生活。同時,我也慢慢地『發現』了康橋。」「說實話,我連我的本鄉都沒有什麼了解。康橋我要算是有相當交情的。」他由衷地讚美康橋,他甚至「怕描壞了它」,「怕說過分惱了它」,「怕說太謹慎辜負了它」。在康橋,他在風光旖旎的兩岸,有時臥在草地上看行雲,有時在綠蔭下潛心讀書,有時騎着自行車在夢境的綠霧裡飛奔,有時駕着輕快的薄皮舟在康河裡東顛西撞,把河水一段段的腰折……從康橋的景色環境里,他得出的結論認為,「人是自然的產兒,就比枝頭的花與鳥是自然的產兒……」所以他感到接近大自然是「我們取得我們的生命」。 康橋,如今還在不在?我多麼想去走一走,看一看。2016年8月,我終於如願以償,來到英國。
原來,康橋就是劍橋,再別康橋的意思,不是說要告別一座橋,而是再別劍橋,要告別的是一座小鎮。劍橋給我的第一感覺十分秀美,大概還是因為徐志摩的詩寫得太美吧,所以我一踏進劍橋就掩飾不住自己內心對此處的喜愛。
這裡除了歷史悠久的古樸小鎮,還有茂密而悠深的林間小道。一條閒適的小河,似翡翠鑲嵌着小鎮優雅的腰身。河對岸有人帶着孩子在草坪上露營。小孩們用自己的麵包片餵着河邊散養的鴨子,很可愛。當地田園牧歌式的自然和人文風貌,古老的街道,蜂蜜色的牆垣,開滿花朵的庭院……在這裡隨處可見,一切都是那麼恬淡清新,親切自然。我們在鎮上找了個日式餐廳,用最快的速度解決溫飽問題。飯後就在抓緊時間欣賞美景。我們走過一條小街,跨過一座小橋,穿過草坪,眼中所見,均是小清新模樣,隨處可見騎着自行車鍛煉的人。
來到康河邊,我更加興奮起來。沿着康河北走,一側是一排排房屋,房屋與河之間有窄窄的通道。穿過這一段,眼前突然開朗起來,一片綠色的草坪,正值晴天,有學生遊人散坐,這就是我期待中的劍橋的樣子吧。草坪非常大,中間被幾條筆直的林蔭路分割,每條路的樹還不一樣,有一個遠遠看去,樹上像是長了白色的長須,蒙蒙一片,走近細看,才發現原來都是一穗一穗的白色小花,花型端正,是遠觀完全想不到的。草坪一畔的康河,水色幽綠,岸邊的垂柳下散排了許多小木筏,是徐志摩當年所乘的嗎?可惜見不到水底招搖的青荇。林蔭路的盡頭,是靜靜流淌的康河。橋,草坪,古老的建築,構成一幅優美的自然畫卷。河上小船如織,每個船尾都有一位帥哥。我們坐上一條小船,撐船的是一位約五六十歲的老船工,他手持長篙,嫻熟的划船,眉飛色舞的為我們講解。可惜,我那英語早還給老師了,基本聽不懂他的講解,但從他的表情和語調,加上旁邊女兒的翻譯,知道他也特別敬仰徐志摩,感覺徐志摩倒成了他們的驕傲一樣,他說:「這麼偉大的詩人,哪裡只屬於你們中國呀?」他的確講得十分精彩。一條條小船滿載遊人,在岸邊遊人的打量中,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沿河而行的時候,又被一道一道的門、柵欄、水流攔住,頓時覺得劍橋就像一個大籠子,學生在裡面,遊人在外面,彼此都被阻攔,不通達,不敞亮,不自由。可以理解聲名在外的負累,但外人進學校要交錢,學生進學校要出示證件,劍橋好忙。
臨別前,不小心穿了一條小巷,發現劍橋又多了一處亮點。彎彎的小巷,是一排同樣格局的小屋,灰色的屋頂和牆,白色的門和窗,屋頂煙囪的高度和間距也一摸一樣,每一家的窗下都種滿了花花草草,單看這一條街盡頭的小屋,種了一棵大大的紫藤,紫色的花串覆蓋了半個屋頂,如童話般。所以,劍橋十分美吧,盛名之外的那些地方,會有意外的驚喜。於是,在揮一揮衣袖、不想帶走一片雲彩的離開劍橋的那一刻,多少也生了一點留戀,為那些未遇見的美麗。
徐志摩悄悄地走了,已離開了人世八十多年,確實走遠了,但揮不去帶不走的卻是他的康橋情結。「草清人遠,一流冷澗」,這種有着超脫社會、田園式的寧靜環境卻深深紮根於徐志摩的心中,也紮根在我們心中。[1]
作者簡介
楊學會,隆昌市作協會員,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