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問候(承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秋天的問候》是中國當代作家承安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秋天的問候
最是秋風起處甘,近蕭萬果盡肥然.
還留枯葉如蝶舞,好似春光卻灑寒.
——題記
這首詩好像是秋天的時候寫給遠方朋友的.當時已經有兩年沒有見面.雖然沒有感覺到隔膜的產生,但心中的思念畢竟像一團雲霧罩在我們相隔的幾百里土地上.有時候真的不敢下決斷,因為事情的發展總是按着自然的規律前行着,世人又往往由於眼界和欲望的原因而左右了判斷能力,對現實認識的偏差也就在所難免.就像我雖然相信世間確有管鮑那樣的交情,但又不敢斷言一定能經受時間和空間的考驗一樣.因而我時常和朋友保持聯繫.
每到秋天的時候,落葉都會引起我的注意,翩翩的舞姿讓我的心情可以得到暫時的放鬆.秋風過處,帶給人的是自然中收穫的果實的氣息,即便身在屋子裡,只要想到有風吹來,也會在嗅覺中感到甜美的豐收的氣味.很喜歡這個催人奮進的時節.雖然萬物蕭索的時刻稍後便會到來,但此刻的忙碌絲毫讓人想不起等會兒還有一個漫長的休息時期.樹葉隨風舞動,感傷的人覺得是悲涼的氣氛,積極的人看見了春天的彩蝶,只有舞動時帶來的涼意讓人們無可爭議地感受到冬天就在咫尺.
不同的季節的確可以給人不同的感受,我比較喜歡秋天.因為除了層林盡染的景色盡收眼底,除了收穫的香味撲鼻而來,除了涼爽的天氣讓人的心情豁然開朗,還因為這個季節給我深深的沉思.我喜歡隔段時間思索近來自己的生活狀況.春天固然可以給人很多的希望,但萬物都在萌芽的季節,除了可以賞心悅目之外,並不能給我建功立業的緊迫感.夏日的中原又有些過於熱了,焦燥的天氣阻礙了我流暢的思考.靈感本來就像飄忽不定的雲彩,煩躁的心情自然會吹跑或許的收穫.冬天自然又過於寒冷,而且萬物凋零,偶爾還有漫天的大雪,我雖然也喜歡掃雪的時刻,但體力的付出和心靈的流動的確是兩個概念.相比下來,四個季節中,對秋天的喜愛要多一些.原本還有古人悲秋的情節,但現在這種感觸越來越少.這樣一個收穫的季節越發讓我覺得自己奮鬥的遠遠不夠,倒是可以想起時不我與的話來.
當時寫這首詩時,並沒有想起題目.題目是後來加的,現在想來,雖然問候,更多的是對友誼的祈盼和對人生的展望.現實因希望而變得更有魅力,沒有理想的生活就像聞一多先生在《死水》中寫的「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裡斷不是美的所在。」其實,並不用刻意追求自己去想些什麼,就像我現在寫的文章,文章的內容有時和詩意離的比較遠.但這卻是我看到這些詩後所想到的內容,也許沒有詩做引子,我還沒有如此多的感想.如果單純為了某個題目寫固定的東西,倒覺得有些像明清時的八股文,格式內容禁錮人的思想.雖然修辭美麗然而缺乏真實情感,就像畫裡的西施,只能給我們不切實際的幻想.況且文章之道並非是為了消遣,而是要總結人生的得失,給自己以經驗教訓,讓別人也可以有些啟迪.就像孔子說的「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是陸放翁的名言.有些感想世人盡有,但真正被錘鍊的語言留下來的確並不在多數.人們往往有感想的時候卻沒有視之為寶的意識,或者想記錄下來的時候卻擔心語言直白而不願下筆.但魯迅先生告訴我們,即使是天才,落地的第一聲啼哭也只是哭聲,而不是美妙的詩篇.只要有堅持的意志和努力學習的勁頭,總可以整理好自己的感想,但人們往往覺得文人冥頑而不樂意去做,因此世人不儘是詩人,而詩人儘是世人.這些天一直在寫散文,發現精神世界的豐富的確可以讓人精神抖擻.想起沃勒的一句話----「儘管我們用判斷力思考問題,但最終解決問題的還是意志,而不是才智。」[1]
作者簡介
承安,男,原名曹偉偉,1985年生於河南鶴壁,系河南省詩詞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