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到聖人窩(王夫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秋到聖人窩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秋到聖人窩》中國當代作家王夫敏的散文。

作品欣賞

秋到聖人窩

聖人窩的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春天的櫻花,初夏的果實,盛夏的泉水,冬日的白雪;而聖人窩的秋天,卻又別有一番景致

就在晚秋時節,再次接到聖人窩書記王磊的邀請,去參觀考察聖人窩的新農村建設。不曾想我在短暫的時間,就四次來到聖人窩。賞過她櫻花繽紛的春天,吃過枝頭酸甜的櫻桃,喝過甘甜的山泉,駐足在聖人窩的山水阡陌間,我有些流連忘返

村委薛主任帶領我們,開着觀光車,穿行在聖人窩的山水間。聖人窩屬魯南山區地台的南端,幾乎囊括了華北地區所有的植被品種。古樹種眾多有100—300年樹齡的君遷子、朴樹、棠梨樹、烏臼樹、枳棋子樹、橡樹、野山杏、揪、苦檀樹等。各種植被在晚秋時節,紅黃綠等各種葉子,色彩斑斕,在山坡間交相掩映,放眼望去,村莊在各種色彩的映襯下,就是一副絕美的山水畫卷。引得一行作家們,紛紛下車拍照。

聖人窩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村東頭就是有名的洞山了,洞山不高,因為有一個深不見底的山洞而得名。沿着山林間拾級而上,很快就到山頂了。山頂原有一古寺,據傳說原名龍華寺,是我國真正意義上的中華第一寺。它建於東晉安帝義熙七年,為高僧法顯老祖從印度取經,持龍華圖而歸,按圖所述,比唐朝的唐僧玄奘法師到西天取經,還早231年,是我國佛教界到西天取經的第一人。而今,古寺早年被毀,只有後人修建的三間低矮的石頭房,算是遺址吧。寺前有鍾,每當有人撞響晨鐘時,有一種深山古剎的感覺。寺前的山洞,洞口不大,向地下延伸,據村里老人講,從這個洞口放進一隻鴨子,從山的另一個洞口,鴨子跑出來,可見山洞之長。

環繞聖人窩的這些山上,也都儘是一些寶貝。據薛主任介紹,山上有野生中藥材約百餘種。獸類10多種,鳥類20多種,其它西棲類、爬行類、昆介類、菌類、蕨類數十種,是個天然的野生動植物園。村周邊的山上還產有各類奇石,玲瓏剔透,千姿百態,隨手可撿,有蓮花石、蛐蟮紋石。黃牙青奇石、海藻螺紋石、磐石、各色玉質石,均為呂梁奇石家族。

賞完聖人窩秋天景色,觀光車返回了村里。走進聖人窩村的大門便能看到高大的孔子像以及記錄在牆的村史。來到村史館,薛主任介紹到,2018年聖人窩啟動了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深入發掘,盡力修繕,最大限度地保護歷史建築物本真的自然格局和肌理,同時通過設計感和原生態的有機融合,提升村莊的景觀品質和美感,凸顯聖人窩的文化個性和辨識度。

如今,聖人窩已被評為省級田園鄉村,聖人窩核心區,油菜花、櫻桃樹、百日紅、向日葵、波斯菊、土豆、地瓜、西瓜等各種花卉、果蔬錯時種植,加上聖人窩獨有的梯田地貌,花開時,黃色、粉色、紫色的花海交錯起伏,美得妙不可言。

春華秋實,聖人窩人辛勤的耕耘,換來了最美鄉村的稱號,繪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我們有理由相信,聖人窩的明天會更好。

[1]

作者簡介

王夫敏,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