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禪宗樣 |
---|
|
禪宗樣(日語:ぜんしゅうよう),日本佛教建築形制,原稱「唐樣」,興起於12世紀晚期至13世紀早期。[1]
禪宗樣借鑑中國宋代建築的形制,伽藍布局多為宋代更為流行的南北軸向布局,採用中式台基、門板隔扇、補間鋪作、花頭窗、昂、木鼻、副階周匝等技法。雖取法中國,但視乎設計偏好,禪宗樣建築仍會保留一些明顯的日本形制,例如可能採用日本傳統的杮葺和檜皮葺作屋頂,而非中式筒瓦和板瓦;還可能採用「野屋根」技藝,即將殿身構造的屋頂隱藏在裝飾性的大屋頂內部。
由於和大佛樣多有共通之處,且借鑑宋朝建築風格,禪宗樣和大佛樣又有鎌倉新樣式、宋樣式的別稱,相對於傳統的和樣。
歷史
12世紀末,僧人榮西和道元將中國禪宗的臨濟宗和曹洞宗引入日本。榮西在鎌倉傳法,並得到將軍源賴家支持,得以在鎌倉和京都設立禪宗道場。
道元則在福井縣創立永平寺,提倡曹洞宗默照禪法。禪宗受到日本武家青睞,成為日本佛教的主要派別。禪宗僧人亦將中國宋朝的建築技藝引入日本,並且和日本本土建築技術及審美相結合,形成新的建築形制和風格,原稱「唐樣」。二戰戰後,日本建築學者太田博太郎提出「禪宗樣」的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