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祖父母·報告考差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稟祖父母·報告考差信》選自《曾國藩家書》[1]。《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於清19世紀中葉。
《曾國藩家書》章節目錄:《修身篇》、《勸學篇》、《治家篇》、《理財篇》、《交友篇》、《為政篇》、《用人篇》。
《曾國藩家書》共收錄曾國藩家書435通,其中《與祖父書》14通,《與父母書》48通,《與叔父書》9通,《與弟書》249通,《教子書》115通;另附《致夫人書》、《教侄書》等7通,包括修身養性、為人處世、交友識人、持家教子、治軍從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輩,中對諸弟,下及兒輩。
“ |
孫男國藩跪稟 祖父母大人萬福金安。五月廿九日接到家中第二號信,系三月初一發。六月初二日接第三號信,系四月十八發的,具悉家中老幼平安,百事順遂,欣幸之至!六弟下省讀書,從其所願,情意既暢,志氣必奮,將來必有大成,可為祖父預賀。祖父去歲曾賜孫手書,今年又已半年,不知目力如何?下次信來,仍求親筆書數語示孫。大考音信,不知開銷報人錢若干? 孫自今年來,身體不甚好,幸加意保養,得以無恙。大考以後,全未用功;五月初六日考差,孫妥當完卷,雖無毛病,亦無好處。首題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經題天下有道,則行有枝葉,詩題賦得角忝,得經字,共二百四十一人進常初八日派卷大臣十二人,每人分卷廿本。傳聞取七本,不取者十三本,彌封未拆,故閱卷者亦不知所取何人,所黜何人,取與不取,一概進呈,恭侯欽定。外間謠言,某人第一,某人未取,僅不足憑,總待放差後方可略測端倪。亦有真第一而不得,有其未取而得差者,靜以聽之而已。同鄉考差九人,皆妥當完卷。 孫在京平安,孫婦及曾孫兄妹皆如常。前所付報,諒已到家。高麗參目前難寄,容當覓便寄回。六弟在城南,孫已有信託陳堯農先生。同鄉官皆如舊,黃正齋坐糧船來,已於六月初三到京。余容後稟。(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
” |
— [清]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
譯文
孫兒國藩跪稟祖父母大人萬福金安:
五月二十九日接到家裡第二封信,是三月初一發的。六月初二日接到第三封信,是四月十八日發的。知道家裡老幼平安,百事如意,高興之至!
六弟下省讀書,遂了他的願望,情緒既然已經通暢,志氣一定會奮發,將來必定有大的成就,可以向叔父大人先祝賀。祖父去年曾經賜予孫兒手書,今年又已半年了,不知視力怎麼樣?下次來信,仍然請求祖父親筆寫幾句話指示孫兒。大考喜信,不知家裡開銷報喜人多少錢?
孫兒自今年以來,身體不太好,幸虧注意保養,才沒有出毛病。大考以後,全沒有用功。五月初六日考差,孫兒妥當做完試卷,雖說沒有毛病,也沒有佳作。前題是「使諸大夫國人都有所矜式」,經題是「天下有道,則行有枝葉」,詩題是「賦得角忝,得經字」。共有二百四十一人進考場。初八日派閱卷大臣十二人,每人分卷子二十本,傳說每二十本中取七本,淘汰十三本。都是彌封未拆的,所以閱卷人也不知道所取的是誰,所淘汰的是誰。取與不取,一概進呈,恭候欽定。外面謠傳某人第一,某人未取,都不足信,都得等放差以後才看得出一點眉目。也有真取第一而不得差、未取而得差的,冷靜聽消息罷了。同鄉考差九人,都妥當交了全卷。六月初一,外放官於雲南主考龔寶蓮、段大章,貴州主考龍元僖、王桂。
孫兒在京平安,孫媳婦及曾孫兄妹都好。前次付的銀子,想已到家。高麗參目前難寄,容許我以後找到方便人寄回。六弟在城南,孫兒已寫信託付給陳堯農先生。同鄉官員都如舊。黃正齋坐糧船來,已於六月初三到京城。其餘容許我以後再行稟告。 孫兒跪稟。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作者簡介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漢族,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2]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
《曾國藩家書》是研究曾國藩和清朝社會末期的重要資料。曾國藩繼桐城派之後,溯源經史,別立湘鄉派,行文鎮定,形式自由,於點點滴滴的真實生活中見真情、蘊良知,充分體現了他"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
視頻
稟祖父母·報告考差信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經典《曾國藩家書》,於無聲處聽驚雷! ,搜狐,2017-09-05
- ↑ 胡林翼:天下人唯懵懂足以成事(組圖),搜狐,201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