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祥和街道 |
中文名 :祥和街道 所屬地區: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 |
祥和街道,隸屬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地處古城區內,東接金山白族鄉,南鄰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黃山鎮護城河,西至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東界河,北以西安街道長水路為界。總面積15.5平方千米。 2011年末,祥和街道轄區總人口11197人。
民國元年(1912年),府改縣,實行保甲制時稱大研鎮。2003年4月,設立古城區大研鎮;同年10月,撤銷大研鎮,設西安、束河,大研、祥和4街道。 截至2020年6月,祥和街道轄5個社區, 街道辦事處駐義和社區白龍潭村。
2011年,祥和街道財政總收入5860萬元,比上年增長28%。完成營業稅230萬元。2011年,祥和街道農民人均純收入9325元。 [1]
目錄
位置境域
祥和街道地處古城區內,東接金山白族鄉,南鄰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黃山鎮護城河,西至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東界河,北以西安街道長水路為界。街道辦事處駐地距古城區政府3千米,距市政府1.5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3千米,總面積15.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祥和街道地處高原壩子,地勢北高南低、總體平坦,土地肥沃。最高點義和社區卿雲村,海拔2390米:最低點祥雲社區集雲村,海拔2382米。
氣候
祥和街道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多年平均氣溫13.2℃,年平均降水量830.6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7~9月。年平均日照數2530小時,年總輻射146.5千卡/平方厘米。
自然資源
2011年,祥和街道有耕地面積1947畝。
人口
2010年末,祥和街道總人口30084人。 2011年末,祥和街道轄區總人口11197人。總人口中,男性5503人,占49.1%;女性5694人,占50.9%;14歲以下1465人,占13.1%;15~64歲8998人,占80.3%;65歲以上734人,占6.6%。總人口中,以納西族為主,達7672人,占68.5%;漢族2211人,占19.7%;另有白、彝、傈僳等少數民族,達1314人,占11.7%。超過50人的少數民族有納西、白、師、傈僳4個民族。其中納西族7672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85.4%;白族863人,占9.6%;彝族158人,占1.8%;傈僳72人,占0.8%。2011年,人口出生率11.9‰,人口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長率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22.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祥和街道財政總收入5860萬元,比上年增長28%。完成營業稅230萬元。 2011年,祥和街道農民人均純收入9325元。
農業
祥和街道以種植玉米,小麥、油料作物、蔬菜為主。 2011年,祥和街道玉米種植面積1100畝。產量330噸;小麥種植面積510畝,產量202噸;紫蘇種植面積300畝,年產值30噸;油菜種植面積100畝,年產值12噸;蔬菜635畝。2011年,人工菌種植面積1畝,年產菌頭2000頭;草莓種植面積60畝,年產值68萬元;葡萄種植面積5畝,產值9萬元;雪桃種植面積16畝;菊花種植面積10畝,年產1萬盆;苗圃面積80畝。 祥和街道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年末存欄1700頭,家禽年末存欄6500羽。2011年,生產肉類246噸。
工業
祥和街道工業形成以機床、皮毛、食品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2億元。各類輕加工及食品加工作坊40多家;工業企業20家,從業人員2350人。 2011年,祥和街道累計招商引資1.2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4.9億元。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祥和街道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7個;各類圖書室4個,藏書4萬多冊。 2011年末,祥和街道有線電視用戶3480戶,入戶率97%。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祥和街道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1530人,專任教師81人;小學2所,在校生1886人,專任教師10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500多人,教職工100多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麗江市孤兒學校1所,在校生280人,專任教師40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祥和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個,其中門診部(所)1個:病床310張。專業衛生人員262人,其中執業醫師86人,註冊護士66人。
體育事業
2011年末,祥和街道有學校體育場2處,籃球場32個,3個文化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八河社區居委會建設完成了麗江市第一個殘疾人康復訓練示範點。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7%。
社會保障
2011年,祥和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60戶,人數1490人,支出376.0萬元,月天均118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8戶,人數47人,支出4.7萬元,月人均82元,比上年增長17%;農村五保供養1人,支出960元。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709人,轄區居民參保率達95%;收取醫療保險費19餘萬元。參加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579人,綜合參保率達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