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神舟十四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神舟十四號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 神舟十四號

中文別名: 神十四

所屬國家: 中國(China)

點火時間: 2022年6月5日上午10時44分7秒

航天員: 陳冬、劉洋、蔡旭哲

神舟十四號,簡稱「神十四」,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十四艘飛船。已經於2022年6月5日上午10時44分07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並在軌駐留6個月。神舟十四乘組將配合地面完成空間站組裝建設工作,要經歷9種組合體構型、5次交會對接、3次分離撤離和2次轉位任務;將首次進駐「問天」「夢天」實驗艙,建立載人環境;配合地面開展兩艙組合體、三艙組合體、大小機械臂測試,氣閘艙出艙相關功能測試等工作;首次利用氣閘艙實施出艙活動;完成兩個實驗艙14個機櫃解鎖、安裝等工作。

神舟十四號、十五號乘組6名航天員都將在軌飛行6個月,首次實現在軌乘組輪換,共同在空間站駐留5天,實現不間斷有人駐留。[1]

研製歷程

據報道,神舟十四號是神舟十三號的備份,神舟十四號及其後續飛船在太空中停留的時間更是要長達半年。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起飛,成功將載有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送入預定軌道。在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的同時,神舟十四號也已經完成發射前的全部工作,進入應急發射待命狀態。

2021年12月報道,神舟十三號返回後,將繼續開展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

2022年4月17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2年將實施6次飛行任務。其中:6月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並在軌駐留6個月; 隨後將發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由3名航天員組成,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在軌輪換 。4月17日消息,執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正在積極開展相關的訓練和任務準備。

2022年5月29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組合體已轉運至發射區。5月2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正式發布本次飛行任務標識 。5月30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誓師動員大會。

2022年6月4日,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四號瞄準6月5日10時44分發射。經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將執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由陳冬擔任指令長。

北京時間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7秒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系統組成

神舟十四號飛船由14個分系統構成,其中包括結構與機構、熱控、測控、儀表與照明、環控生保等分系統。

中繼終端

神舟十四號飛船的中繼終端是地面對飛船進行測控和通信的重要設備。當神舟十四號飛船進入預定軌道後,飛船中繼終端便開始工作,完成對天鏈中繼衛星的捕獲跟蹤,建立從飛船到天鏈中繼衛星再到地面的通信鏈路,確保地面的測試人員實時掌握飛船的飛行狀態。通過中繼終端與天鏈中繼衛星建立的天基測控通信系統,可將地面對神舟十四號飛船的測控覆蓋率提高到90%以上。

天線網絡

神舟十四號飛船上的天線網絡雖然「身板小」,但卻是飛船天線信號的樞紐。如果將飛船的天線信號通路系統比作鐵路運輸系統的話,那麼一路路的信號就是火車,天線網絡更像是火車軌道和火車站調換軌道的道扳,飛船上10餘副天線的信號接收和發送都是通過天線網絡來為其提供信號通路的。

儀表控制

神舟十四號飛船的儀表控制器應用軟件發揮着隨身「秘書」的重要作用,能將神舟十四號飛船上所有分系統的數據進行匯總,並轉換為航天員可以直觀識別和操作的內容顯示在儀表上。儀表控制器應用軟件採用獨特的圖形顯示技術,通過文字、圖形、動畫的方式,顯示出飛船軌跡、姿態、飛行狀態以及各分系統信息。

任務載荷

主要任務

2022年4月17日報道,計劃將於2022年6月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並在軌駐留6個月。 神舟十四乘組將配合地面完成空間站組裝建設工作,要經歷9種組合體構型、5次交會對接、3次分離撤離和2次轉位任務;將首次進駐「問天」「夢天」實驗艙,建立載人環境;配合地面開展兩艙組合體、三艙組合體、大小機械臂測試,氣閘艙出艙相關功能測試等工作;首次利用氣閘艙實施出艙活動;完成兩個實驗艙14個機櫃解鎖、安裝等工作。

按計劃,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入軌後,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與天和核心艙及天舟三號、天舟四號貨運飛船形成組合體。在軌駐留期間,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3名航天員將迎來空間站兩個實驗艙以及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來訪對接,並與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進行在軌輪換,於12月返回東風着陸場。

任務標識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標識。星辰大海,征途萬里。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標識

任務目的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空間站建造階段第二次飛行任務,也是該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航天員乘組將在軌工作生活6個月。

2022年6月4日,在舉行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介紹: 任務主要目的為:

1.配合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與核心艙的交會對接和轉位,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

2.完成空間站艙內外設備及空間應用任務相關設施設備的安裝和調試;

3.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

4.進行日常維護維修等相關工作。

搭載種子

樟樹港辣椒種子,此次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搭載項目中,有來自湖南湘陰縣樟樹鎮陽雀湖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提供的樟樹港辣椒種子。樟樹港辣椒是湖南獨特的辣椒品種,其味道香軟微辣、皮肉不分離、清爽可口,獲評「國家地理標誌認證產品」「國家名特優新農產品」。

總體評價

喜報: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

由陳冬、劉洋和蔡旭哲組成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已經踏上「太空出差」之旅。此次出征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意味着,中國離實現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越來越近。2022年是中國完成空間站建造的決戰決勝之年,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30周年。飛天逐夢,不僅在於「騰空」瞬間,更在於曠日持久的付出奉獻;飛天逐夢,不僅遠在天際,更改變着我們的日常;飛天逐夢,不僅讓飛行器深入太空,更讓科學精神紮根廣大青少年心中。「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一代代航天人在浩瀚太空留下越來越多中國身影,全體中國人民也在共同見證中華民族的航天強國夢想。期待神舟十四號乘組順利完成任務,把祖國的榮耀寫滿太空,也期待航天夢能點燃更多激情,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央視新聞評 )

創5個首次

神舟十四號是中國空間站任務轉入建造階段後的首次載人任務。 神舟十四號與空間站在軌運行期間將首次迎來其他航天器「訪問」。 神舟十四號將在太空迎來神舟十五號飛船對接空間站,首次實現兩艘載人飛船同時在軌。 神舟十四號將首次實現航天員乘組在軌輪換。神舟十四號與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將同時在軌駐留,6名中國航天員齊聚太空。 神舟十四號作為神舟十三號的應急救援飛船,於2021年8月進駐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次創造了待命長達7個月的紀錄。 (人民網 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