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祖先趟過的酉水河(易尤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祖先趟過的酉水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祖先趟過的酉水河》中國當代作家易尤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祖先趟過的酉水河

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區流淌着一條古老的大河,叫酉水河,酉水河流經的地方,居住着一個古老的民族,叫土家族。我便是土家族的後代,喝着酉水河的水長大,聽慣了船上的號子,看慣了河水漲落,後來坐上酉水河的船走出武陵山區。曾經祖祖輩輩在酉水河上辛苦謀生,如今沿河修了漂亮的公路,風光旖旎的酉水河變成旅遊休閒之地,當我第一次以旅遊者的身份觀看它時,發現它是那麼美麗,那麼浪漫,仿佛又是那麼深沉久遠。

「保靖碼頭,哎嘿,很有名啦,哎嘿,四個大字,哎嘿,在對門啦,哎嘿,哎呦,哎嘿,呦嗬呦嗬哎嘿……」酉水號子漸行漸遠漸無聲,消失在青山綠水的酉水河峽谷中,消失在悠遠的歷史長河中。至公元2004年,碗米坡水電站建成,酉水河結束了它以航運通道為主的歷史使命。坐車行駛在酉水河邊,時常被她那美麗滄桑的容顏吸引,禁不住停下車來,走進沿途的土家古村,傾聽那遠去的故事和傳說。

這裡青山疊翠,鳥語花香,野果金黃;這裡飛瀑高掛,泉水淙淙,溶洞眾多;這裡魚蝦成群,青山倒映,舟楫搖槳。這裡是個好廊場,這裡就是武陵山區,這裡就是古老的酉水河流域,這裡就是土家族繁衍生息的地方。

遠古時代,一群拖兒帶女的先民在舍巴公公的帶領下劃着木排進入酉水河,尋找理想的家園。「大河小河走過了,千潭萬水踩過了……青籠籠的竹子哩,黑籠籠的樹子哩,黃燦燦的果子哩,背也背不完哩,用也用不完哩,吃也吃不完哩。舍巴公公笑在了,對着大家講在了,這裡安家樂業了。」酉水河邊的土家人傳唱着祖先的歌謠。土家人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一代一代講述祖先遷徙的故事,年復一年,形成了固定的祭祖儀式《擺手歌舞》。

這裡上山不用備乾糧,到處都有野果吃;外出不用帶茶水,處處山泉皆能喝。山上有麂子,有野豬,土家男人喜歡上山打獵。他們圍坐篝火旁一起分享獵獲的食物,慶祝豐收,情不自禁手舞足蹈,邊歌邊舞邊念叨,創造了土家人自己的舞蹈「茅古斯」舞。

「茅古斯」被稱為舞蹈的活化石,是一種極其古老的舞蹈。表演者身扎稻草,頭戴草辮,動作粗獷,口中念念有詞,但是女人不宜。在每年的祭祖活動中穿插在擺手舞中,用這種方式紀念先人,在土家人心中祖先是最大的神。「茅古斯」被稱為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的奇葩,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若干年後,在酉水河邊的首八峒出了一個狠角色。他神通廣大,可以連根拔起鼎罐大的樹木,上山趕肉,可以一手擒一隻老虎,像玩貓似的,真是「力拔山兮氣蓋世。」 他教土家人圍獵捕魚、蓋房種地,帶領土家人走出茹毛飲血的野蠻階段,進入定居的農業社會。他成為八峒部落首領,後人稱他為八部大王,土名涅殼賴,俗稱向老官人,他是土家人心中半人半神的英雄。面對來犯客兵,他帶領土家人據黔山之險,英勇抵抗,趕走客兵。土家人感恩他的威德,紛紛在酉水河流域修建廟宇祭奠他,成為土家人遠古的祖先。每年正月舉行隆重的「擺手歌舞」,在沒有文字的土家人語言中,世代傳唱,形成了史詩般的《八部大王祭》。土家子孫在他的家鄉首八峒修建了一座最大的八部大王廟,遠近的土家人划着船來到首八峒參加祭祖活動,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作為封建迷信才被叫停。如今《八部大王祭》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酉水河發源於鄂渝黔交界的宣恩縣和松桃縣,全長600公里,主幹流經湘西州,一路接納武陵山區眾多溪河在沅陵匯入沅江,是沅江的第一大支流,歷來為武陵山區商賈貿易的主要通道。1978年在下游鳳灘建成發電廠,酉水河迎來歷史上第一次巨變。從此船舶、木排不能直接進入沅江,下游的灘涂變成平湖,縴夫的身影消失了,喊了幾千年的船工號子埋進人們的記憶里。但是深水養肥了大魚,一部分跑運輸的船工變成漁民,保靖、王村增添了許多吃魚的餐館,吃魚成了遊客必須的美味享受。

漲水季節,土家漢子趕着木排,前後配合,一路斗險灘,抗惡浪,把沿途的險灘、地名及其特徵編成歌詞,喊成一串串雄壯的號子,互相提醒,互相鼓勁。將木排送到沅江,為下遊人民提供建築材料,也為山區人民找到一條謀生的出路。

放排是個十分危險的活,必須智勇技三全,酉水河灘多水急,以奇險聞名於世。「鳳灘、茨灘不算凶,上面還有繞雞籠。」酉水號子這樣告訴人們。記得小時候有一年漲大水,看見洪水中一個男人抱着一根原木喊救命,他的身影飛流而過,他們的木排在上游打散了。大人們常念道「排客排客,一找幾百,一河大水,褲子都沒得。」放排人豪爽,河裡找錢沙壩用,跟靠種地攢錢的地主相比形成不同的性格。

上行的船每到灘頭,船工就要下船拉縴,一身水一身汗攀爬在崎嶇不平的岩石上相當辛苦,若船上沒有女人,船工們就赤身裸體拉縴,遠處河岸過路的女人遇見,總是害羞地把頭扭向一邊。

到了王村潭裡,船工們又喊起樂觀的號子,「王村潭兒長又長,酒船彎在河中央。攢把勁,撐過河,王村喝酒笑呵呵。」

武陵山區盛產油桐、油茶、藥材等土特產,來往貨船將山區物資運往下游,將下游的食鹽、布匹等運到湘西,形成了依託酉水河營生的客商,俗話說」農田不如破店,破店不如爛船。」足見那時水上運輸的盛行。

千百年來,酉水河都是一條生命的通道,身處大山的人們通過酉水河走向更寬的世界,山外人要想進入湘西,也需藉助酉水之力。已故作家沈從文曾坐在酉水船上,親眼目睹沿河美麗風光和沿岸風土人情以及駕船人的勤懇勇敢。

一九二一年二月,十九歲的沈從文搭乘貨船從常德來到保靖工作。正逢枯水季節,每逢上灘,船員涉入冰冷的河水拉縴,船上看路的船工則用長篙用盡全力撐船,一篙撐下去,船員身子向後倒去,再迅速站起撐下一篙,跟湍急的流水拔河比賽,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碰到石頭則會撞破船。沈從文坐的貨船在三門灘撞爛,他們在沙灘上過了一個難忘的元宵節。

長期的商貿活動,在酉水河沿岸逐漸形成了幾個著名的城鎮,里耶、保靖、王村是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古城,他們是酉水河上閃耀的明珠,留下了深厚的土家文化

2002年6月,一個驚天發現在里耶揭曉。在一口戰國的廢井裡發掘出37000多枚秦代簡牘。簡牘記載20多萬字,連續記錄秦代縣級行政文書檔案,內容詳實全面,對研究秦朝歷史和古代武陵山區社會狀況提供了寶貴資料,秦朝時里耶為遷陵縣。里耶發現震驚考古界和史學界,是21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堪與甲骨文和敦煌文書媲美。古老的里耶一舉成名天下知。

走在里耶青石板古街上,穿行於青瓦木房的商鋪中,仿佛穿越古代,聽見秦朝九九乘法表的誦讀聲,那是世界上最早的九九乘法表。

酉水河上,幾個船工蹬腿伸手劃着一艘木船喊着號子向下游駛去,載着秦朝郵差去保靖送公文。

保靖最得地位優勢,是聯繫上下游的中心。從戰國到秦漢都是管轄酉水流域的郡治所在地。史書記載,戰國時楚國設置黔中郡,以首八峒的黔山而得名。公元前202年西漢設置武陵郡,秦朝根據秦簡推測應該是洞庭郡,洞庭郡究竟在哪裡?有待考古發現。現存古城遺址「四方城」靜靜地等候在酉水河邊,地下的秘密讓每一位參觀者費心猜想。

酉水河流至保靖,水清潭深,魚類肥美,兩岸茂林翠竹,坡度平緩,為早期人類生存的理想之地,留下了許多古人遺蹟,出土了許多珍貴文物。保靖碼頭石壁上先人刻下「天開文運」四個大字,附近的酉水懸崖上一個個方形岩洞張口對着河心,令過往船隻徒增幾分肅敬,那是古人的崖墓葬,陳放着遠古的靈魂

王村在酉水河的下游,上通四川、貴州,下達洞庭湖、長江,自古便是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稱。公元前202年西漢在王村設置酉陽縣;691年唐朝設置溪州,王村為州治;910年五代後梁, 楚王馬殷以彭瑊為溪州刺史,子孫世襲,湘西開始了819年土司王朝統治時期,定都王村,管轄湘、鄂、渝、黔20餘州,王村成為武陵山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存土司遺址老司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4A級景區。

1986年,著名導演謝晉攜劉小慶、姜文等在王村拍攝電影《芙蓉鎮》,王村因此家喻戶曉,旅遊參觀者絡繹不絕。2007年,王村正式更名為芙蓉鎮,是國家認定的歷史文化古鎮之一。

芙蓉鎮不僅有悠久的歷史,更絕妙的是它融自然景觀與民族風情為一體,被稱為「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壯觀的瀑布從吊腳樓下飄過,五里長的青石板街道從河馬頭拾級而上,兩邊的土家吊腳樓陳設着獨具民族風味的酒館、客棧,讓遊人倍感新奇,留連忘返。

酉水河養育了世世代代的土家人,留下的文化痕跡隨處可見。那雄渾古樸的船工號子是取之不盡的民歌源泉;那史詩般的《擺手歌舞》講述着一個民族走過的艱難歷程,飽含着一個民族崇敬祖先、不忘來路的深邃情感;那纏綿悠揚的山歌是土家人的流行歌曲,隨便哪個都能唱幾首,住在沿河兩岸的土家人時常隔河對歌,夏夜河風送爽,一問一答的山歌是山區人們自娛自樂的休閒生活,孩子們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中也就無師自通了。

土家山歌曲調基本固定,歌詞即興發揮,一般為七言四句。歌者唱到:「月亮出來兩頭勾,今日歌場遇對手。麻布洗臉初(粗)相會,一回生來二回熟。」竹枝詞就是由土家民歌演變過來的詩體,唐朝詩人劉禹錫最早使用該體裁,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大家最熟悉的這首:「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他生活的巴山楚水就在酉水河流域一帶。

從上游的秀山、宣恩下來,沿河的古村、古鎮比比皆是,土家人以河為中心,向四周輻射。酉水河串起了一個個鄉鎮集市,匯聚了土家人文化生活特色。河邊人家,背山面水,吊腳木房鑲嵌在綠水青山之間,吊腳樓上的女人一邊繡着西蘭卡普,一邊觀望來往船隻和酉水風光,他們的男人就在那些行走的船上。

酉水河是一部厚重的歷史書,記載着酉水文明的源遠流長和興衰變遷;酉水河是一軸長畫卷,徐徐展開,美不勝收,令人驚嘆不已;酉水河是一條通天大道,山里人依靠它總能找到更多的出路,山外人通過它可以發現不一樣的風景。酉水河是土家人的母親河,是武陵山區通向外界的古絲綢之路。[1]

作者簡介

易尤鳳,女,暱稱鳳儀Phonex,長沙市工作。業餘時間喜歡攝影和寫作,作品散發在今日頭條,《西散原創》《新湖南》《湖南地稅》和攝影媒體平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