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東縣第七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祁東縣第七中學,招收高、初中生,設在祁東縣白地市鎮,為祁東學子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環境。,尤其是2006年後,新七中教學質量大幅上升,成為農村高中教育的奇葩,並在2009年高考中取得了良好成績。歡迎廣大學子前來就讀。
校園環境
祁東縣第七中學坐落在縣內名山——幽美蔥鬱的七寶山腳下,322國道75公里處的白地市鎮內,前臨西南動脈湘桂幹線。學校創建於1958年,現有18個教學班,學生1000餘人,教職員工120人。其中高級教師10人,一級教師42人。學校占地面積約44622平方米,每生達40平方米;校舍面積約13959平方米,每生達12.6平方米,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等布局合理;學校教學環境優美,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校園綠化覆蓋率[1]25%以上,被衡陽市授予「園林式單位[2]」。
校園文化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小平同志「三個面向」指示精神,推行素質教育,教學設施齊全,教學質量穩步上升。恢復高考制度以來,為高等院校輸送了2000多名合格新生,在縣農村高級中學中位居前列,屬農村一流縣中。
近年來,學校多渠道籌措資金,改建教學樓,添置微電腦,興建兩棟家屬宿舍樓,擴建36間男生宿舍,封閉教學區,擴建教學區等,辦學條件大為改善;榮獲縣「文明單位」、「勤工儉學先進集體」、「德育先進學校」、「先進團委」、「先進黨支部」、「市規範化園林式學校」、「市級九三、九四連續兩屆群體運動冠軍」、「先進教育工會」、「省勞技課考查一次性合格單位」、「省儀器實驗驗收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2000年,校工會又被評為「市模範教工之家」。
學校外豎形象內抓管理,以生源求生存,以生存求發展,以質量求效益,順應教育發展規律,加大工作力度,爭創特色學校,全方位調動各種積極因素,着眼提高學生素質,學校聲譽日升,各項工作結出累累碩果,開創了素質教育新局面。在教研教改上,學校堅持「教研興教」的方略,實施「111」工程,即實施一個推廣,落實一個課題,撰寫一篇論文。學校將語文組獲衡陽幣二等獎的教改課題閱讀·表達教學模式(DB模式),推廣到課堂;落實一個課題,每個教研組推出一個教改試驗課;撰寫一篇論文(或總結),在全校教職員工中要求每人每期至少寫出一篇高質重的論文。近年,在市教科所舉辦的全市中學語文教學論文評比中該校張孝華及副校長王三元分獲一、二等獎,陳玉元校長的《「問題解決」理論研究取向與現代數學教學觀》及王三元副校長的《語文課心理輔導》均獲省級獎;同時多位教師在縣、市級論文評比中獲獎。學校致力辦好聲名在外、英才輩出的「衡陽幣優秀文學社團」——七寶山文學社,開闢第二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使大批文學人才脫穎而出。如今,很多社員已成了著名詩人、學者、記者等。
學校突出體育特色,體育活動深入而持久,體育競賽常辦常新,提高了師生體質,發現了體育苗子。每年都精心帶好體育高考隊、抓好各種隊伍的訓練。99年高考,18名體育考生,上線7人,其中本科4人,1人進上海體院;99年下半年,校體育代表隊作為縣群眾體育代表隊在衡陽市首屆大眾體育運動會上,以絕對優勢勇奪桂冠:之後作為地區代表隊參加省大眾體育運動會,奪得了四金二銀的好成績。2000年高考,20名體育生參考上線15人,其中本科5人,創造了我縣高考體育代表隊高考的最好成績。
高質量的教育教學,促進了教風、學風、校風的明顯好轉。近二年高考,全校第一次上線人數分別達87和103,兩年實際錄取240多人,獨占農村縣中鰲頭。
如今,七中師生在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借着改革的強勁東風,負重加壓,團結拼搏,正在振興七中,再創新輝煌的道路上闊步邁進。
參考文獻
- ↑ 【精品】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的區別 ,道客巴巴,2014-08-12
- ↑ 園林式單位評選標準,道客巴巴,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