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社會科學中的發現邏輯與對標研究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社會科學中的發現邏輯與對標研究》,陳玉生 著,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商務印書館是中國國家級出版機構,是中國第一家現代出版機構,也是目前中國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文化[1]出版機構。商務印書館1897年創立於上海,1954年遷北京。2002年中國出版集團公司成立,商務印書館是成員單位之一。2011年商務印書館改制為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2]

內容簡介

《社會科學中的發現邏輯與對標研究》瞄準「社會世界」的可見性與創新發現,提出還原、剩餘範疇等探索社會世界的路徑和方法,揭示「導賞、表徵、評判、干預」社會世界的科學活動邏輯程序,提出「評估、歸納、演繹、猜想」四種對標研究的思維方式。在回應社會科學方法論代表性觀點基礎上,通過強調社會科學研究的社會性來和解其科學性論戰,兼顧方法論創新與科學規範建構,以期滿足不同讀者閱讀興趣。

作者介紹

陳玉生,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博士,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聚焦社會史、社會治理、社會科學方法論等研究領域,致力「社會(治理)是什麼」「如何研究社會」等基礎理論問題研究,創新提出「民-群」視角,構建樣子使群、名分使群、名分秩序、過渡社會治理、社會參與層次、戶際關係、家庭聯結簽約制、對標研究等理論範疇。

目錄

第一章 社會世界之旅——「太太的紅裙子」引發的學術思考

一、從經驗到問題:「太太的紅裙子」引起的思考

二、從感知到範疇:如何描述「太太的紅裙子」

三、從行為現象到文化現象:太太為什麼穿紅裙子

四、從文化現象到心理現象:太太為什麼穿紅裙子

第二章 超越二元論——布迪厄以「身體」開啟生成結構主義

一、起點:反思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

1.結構主義分析

2.現象學分析

二、超越:開啟「身體」第三層面

三、餘論:「中庸」的還是「社會性」的

第三章 還原、描述與回到社會現象——社會現象學方法建構與勘查

一、社會現象學方法建構

1.現象學現象

2.現象學普遍的信念基礎:回到事情本身、還原與描述

3.社會現象:基於現象學方法的社會研究

二、社會現象學研究勘查:舒茨、加芬克爾、福柯與布迪厄

1.回到生活世界:科學思維與日常思維

2.直觀生活世界:直觀方法建構與社會現象描述

3.歷史先驗:知識考古學與歷史現象顯現

4.身體與實踐:關係性思維方式與反思社會學

三、結論與討論:重建和重估社會現象學方法

第四章 剩餘範疇——社會科學處境與社會發現方法

一、剩餘範疇及其社會性

二、社會科學中的剩餘範疇

1.「社會學」概念的剩餘範疇

2.實證與剩餘範疇

3.範式與剩餘範疇

4.理想類型、歷史個體及其剩餘範疇

5.理論概念與剩餘範疇

6.理論框架與剩餘範疇

三、社會世界的剩餘範疇

1.歷史中的剩餘範疇

……

第五章 反者道之動——社會科學中的創新發現與對標研究

第六章 「人文科學」知識的技術實現和德性規範——韋伯人文科學學說分析

參考文獻

  1. 移至 文化的概念是什麼,設棧,2019-11-28
  2. 移至 簡介,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