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碧波紅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川劇表演藝術(戲裝照)原圖鏈接來自 百度 的圖片

碧波紅蓮》,川劇《碧波紅蓮》高腔傳統戲大幕。

川劇,俗稱川戲,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川渝雲貴四省市的漢族地區,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

劇目介紹

鄧先樹、范光翔整理改編

明代,書生金王孫乘舟游碧波湖。紅蓮叢里巧遇龍王公主霞姑攜侍女紅兒,兩人一見鍾情。霞姑以鮫綃帕贈王孫,匆匆別去。其後,紅兒引金王孫入海與霞姑相會,為巡河夜叉發覺,告知龍太子敖吉。龍太子捉拿紅兒、金王孫,並設庭審問紅兒。幸得龜老丞相善為說詞,龍君、龍母赦免紅兒,並成就霞姑與金王孫的婚姻。

全劇共8場。

《宴會》一場用照鏡見人的方法來表現霞姑與王孫間的情感交流,構思奇特,饒有情趣,常作折戲演出。

四川省川劇藝術研究院藏傳統手抄本,1960年四川人民岀版社團版改編單行本,1989年四川省川劇學校陳國禮再度整理,存油印本。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戲劇的一個獨特稱謂。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1]」、「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戲曲最顯著、最獨特的藝術特點就是「曲」,「曲」主要由音樂和唱腔兩部分構成,辨別一個地方戲劇種主要依靠聲腔、音樂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語言,如:四川的川劇、浙江的越劇、廣東的粵劇、河南的豫劇、陝西的秦腔、山東的呂劇[2]、福建的閩劇、湖北的漢劇、河北的評劇、江蘇的崑劇等。

視頻

碧波紅蓮 相關視頻

大型神話川劇《碧波紅蓮》高腔)白市驛川劇聯合會演出
川劇《碧波紅蓮》

參考文獻

  1. 南戲,謀略學,2020-07-19
  2. 山東呂劇大全,戲劇網,201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