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鐘山石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鐘山石窟(Shizhongshan Grottoes)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沙溪鎮石鐘山上,開鑿於南詔中後期至大理國。因山上有大石如巨鍾,因而得名石鐘山。石窟分布於石鐘寺、獅子關、沙登箐,共17窟,造像233軀。造像題材有佛、菩薩、天王、明王、僧人、居士、供養人,以及南詔王及其侍臣、親屬等[1]。造像具有濃郁的唐宋藝術風格及地方民族特色;多用圓刀技法,布局嚴謹而有層次,線條圓潤流暢,人物身材勻稱,帶有生活氣息。造像內容及雕刻技法上,與四川重慶等地唐、宋石窟有較多相似處。

歷史

石鐘山石窟創建時間已不可考,最晚於南詔天啟十一年(公元850年,唐大中四年)即已開始。造像延續大長和、大天興、大義寧三代,直至大理中後期,最早結束於大理盛德四年(公元1179年,南宋淳熙六年)。元明清時期,由李元陽獅子關遊覽題記、徐弘祖《徐霞客遊記》等材料,時人確知石鐘山石窟的存在但不以為意。1939年,李霖燦赴石鐘山石窟考察,並於次年將考察報告寄沈從文。此為石鐘山石窟進入學術界視野之始。李霖燦推斷石鐘山石窟石鑿於南詔,是報告中最重要的學術論斷。1950年,宋伯胤隨中央西南訪問團到雲南作首次民族調查;作為此次調查的成果之一,宋伯胤《記劍川石窟》刊載在1957年4月《文物參考資料》。1961年3月,石鐘山石窟(包括石鐘寺、獅子關、沙登)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北京大學考古系、雲南大學歷史系組成劍川石窟考古研究課題組,再次對石窟進行全面考察,出版《劍川石窟——1999考古調查簡報》。

地區布局

晟蜀羅疑為獨羅消,即細奴邏,是南詔第一代主。南詔統一洱海地區,細奴邏被奉為「本主」。今巍寶山巡山殿,仍塑有其像。石鐘寺東北的劍川牟平村,群眾也稱此窟中的王、妃雕像是他們的「本主」。這一窟造像布局,也跟當地民間的本主雕像構圖相近。

獅子關石窟隔嵩相對的石鐘寺石窟,因窟前有石如鍾,石前建寺,因以名之。這裡的第一,二窟,也是雕王者像。不過氣勢和陳設,均大不相同。第二窟共雕像16,中心人物是閣邏鳳。他頭戴雕鏤精細的王冠,身着圓領寬袖長袍,袖手盤坐,龍頭椅上的墊褥四周雕花,邊綴纓帶,倚背又鋪一層氈墊。屏風雕日月圖像及飛龍騰空,椅上二獅相背蹲伏[2]

王者右方略低處有一坐像,身披袈裟,手執念珠,身後撐有一曲柄傘,顯然是一位有地位的僧人。這可能是閣邏鳳的弟弟閣陂和尚,他在戰爭擊敗鮮于仲通後送率60人代表南詔至吐蕃獻捷,而吐蕃遣宰相倚祥葉樂持金冠、錦袍、安扛饊(曲柄傘)等大批名貴物資至鄧川,以南詔為兄弟之國。在王者與和尚兩側各雕侍從立像6人,有的抱劍、有的持扇、有的舉旗,皆體魄雄鍵,孔武有力。武士手中的一面旗幟,迎風翻飛,透露着吐蕃的影響。窟的前側,各雕一官吏,為清平官。

廳內人物高低相間,錯落有致,尊卑分明,有強烈的立體感。整個場景、氣氛、旋律、情調,都瀰漫着這個政權欣欣向榮的氣氛。200年前的納西族詩人桑映斗詩曰:「南詔閣邏鳳,留像此山谷。有唐中葉來,耀武武已黷。衣冠是耶非,儼然帝者服。」

視頻

石鐘山石窟 相關視頻

國寶零距離:最神秘的第一批國保石窟——石鐘山石窟
探秘大理南詔國遺蹟石鐘山石窟雲南大理劍川縣石寶山支峰石鐘山深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