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短萼海桐

中文名稱:短萼海桐

拉丁學名:Pittosporum brevicalyx (Oliv.) Gagnep.

二名法:Pittosporum brevicalyx

門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科目:海桐花科、薔薇目

種屬:短萼海桐種、海桐花屬

命名者及年代:Gagnep, 1908

短萼海桐(學名:Pittosporum brevicalyx (Oliv.) Gagnep.)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互生,通常矩圓狀倒披針形,薄革質,全緣或有波狀齒缺,在小枝上的常輪生;花序為傘形花序、復傘房花序或圓錐花序,或單生於葉腋內或頂生;萼片、花瓣和雄蕊均5枚;花瓣狹,基部粘合或幾達中部;子房上位,不完全的2室,稀3-5室,有胚珠數顆生於側膜胎座上;果為一球形或倒卵形的蒴果,果瓣2-5,木質或革質;種子數顆,藏於膠質或油質的果肉內。該種的根皮供藥用,有止咳及治慢性支氣管炎的功效。分布於中國的中部和東南部。

別 稱:山桂花萬里香山梔子雞骨頭小朵林大朵林臭皮

目錄

簡介

[1] 短萼海桐,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物,高達10米,小枝無毛,或幼嫩時有微毛。葉簇生於枝頂,二年生,薄革質,倒卵狀披針形,稀爲倒卵形或矩圓形,長5-12釐米,寬2-4釐米;先端漸尖,或急劇收窄而長尖,基部楔形。產於中國雲南省東、東南、中、西、西北部;生於海拔700-2300(-2500)米,林中。分布於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凌雲),四川省(木里、鹽邊、西昌),貴州省(都勻、八寨)及湖南省。

本屬概述

海桐花屬,海桐花科,約160種分布於東半球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有約34種,產西南部至台灣,有些供觀賞用,有些種類的木材有用。常綠灌木或喬木;葉互生,全緣或有波狀齒缺,在小枝上的常輪生;花爲頂生的圓錐花序或傘房花序,或單生於葉腋內或頂生;萼片、花瓣和雄蕊均5枚;花瓣狹,基部粘合或幾達中部;子房上位,不完全的2室,稀3-5室,有胚珠數顆生於側膜胎座上;果爲一球形或倒卵形的蒴果,果瓣2-5,木質或革質;種子數顆,藏於膠質或油質的果肉內。

本科概述

海桐花科雙子葉植物9屬,約200種,廣布於東半球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主產大洋洲,中國有1屬,約34種。喬木、灌木或木質藤本;單葉互生或輪生,無托葉;花兩性,罕單性或雜性,輻射對稱,腋生或頂生,單生或組成傘房花序或聚傘花序,排成圓錐花序式,罕簇生;萼片、花瓣和雄蕊5枚,花瓣常有爪,爪有時多少合生;子房上位,1室,有時分成完全或不完全的2-5室,側膜胎座或中軸胎座,胚珠多數,倒生;果爲漿果或蒴果;種子通常多數,藏於有粘質的果肉內,罕具翅。

形態

短萼海桐是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物,高達10米,小枝無毛,或幼嫩時有微毛。

葉簇生於枝頂,二年生,薄革質,倒卵狀披針形,稀為倒卵形或矩圓形,長5-12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劇收窄而長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發亮,下面幼時有微毛,不久變禿淨;側脈9-11對,在上面明顯,在下面略突起;邊緣平展;葉柄長1-1.5厘米,有時更長。

傘房花序3-5條生於枝頂葉腋內,長3-4厘米,被微毛,花序柄長1-1.5厘米,花梗長約1厘米,苞片狹窄披針形,長4-6毫米,有微毛;萼片長約2毫米,卵狀披針形,有微毛;花瓣長6-8毫米,分離;雄蕊比花瓣略短,有時僅為花瓣的一半;子房卵形,被毛,花柱往往有微毛,側膜胎座2個,胚珠7-10個。

蒴果近圓球形,壓扁,直徑7-8毫米,2片裂開,果片薄,胎座位於果片下半部;種子7-10個,長約3毫米,種柄極短。

這是一個分布較廣的種,葉形及花和花序均稍有變化。葉通常矩圓狀倒披針形,薄革質,但廣東標本則常為矩圓形而且硬革質;花通常長7-8毫米,但云南標本亦有長5-6毫米的;蒴果通常短圓形,但廣西及貴州某些標本的蒴果呈卵形。此外雲南的標本葉面干後暗晦無光,其他各省的標本葉面常發亮。

產地生境

產於中國雲南東、東南、中、西、西北部;生於海拔700—2300(—2500)米,林中。分布於廣東,廣西(凌雲),四川(木里、鹽邊、西昌),貴州(都勻、八寨)及湖南。

功能用途

該種的根皮供藥用,有止咳及治慢性支氣管炎的功效。樹皮含二萜皂甙,多糖,油脂,中性樹脂,鞣質,香豆素,內酯類;莖、皮、葉、果入藥,消炎消腫,祛痰,鎮咳,平喘,治療慢性氣管炎、睾丸炎。

附方

【彝藥】丕妹:樹皮、葉、果治氣管炎,高血壓病,口腔炎,扁桃體炎,咽夾炎,風濕癱瘓,半身不遂《滇省志》。

來源:《中國民族藥志要》,賈敏如、李星煒,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5

全株、莖皮:祛風,消腫解毒,止痛。用於腰痛,小兒驚風。果實:消腫解毒。用於毒蛇咬傷,瘡疥腫毒,跌打損傷。

來源:《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

參考資料

  1. 短萼海桐,中文百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