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桐花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桐花科(學名:Pittosporaceae)是被子植物門薔薇目下的一個科,該科物種均為植株禿淨(或被毛,少數物種帶有刺)的常綠喬木(或灌木)植物。葉為革質全緣互生且無托葉;花輪均為5數,且單生或排列成傘形花序;果實為沿腹縫裂開的蒴果;種子通常有粘質或油質包在外面。該科3屬約360種,分布於舊大陸熱帶和亞熱帶。其中海桐花屬種類最多,大洋洲3屬均有分布。中國有1屬44種,主要分布長江流域地區。該科是由瑞典博物學家、現代生物學分類的奠基人、動植物雙名命名法的創立者卡爾·馮·林奈(英文:Carl von Linne,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於1753年設立。[1]

形態特徵

該屬物種的葉互生或偶為對生,多數革質,全緣,稀有齒或分裂,無托葉。花通常兩性,有時雜性,輻射對稱,稀為左右對稱,除子房外,花的各輪均為5數,單生或為傘形花序、傘房花序或圓錐花序,有苞片及小苞片;萼片常分離,或略連合;花瓣分離或連合,白色、黃色、藍色或紅色;雄蕊與萼片對生、花絲線形,花葯基部或背部着生,2室,縱裂或孔開;子房上位,子房柄存在或缺,心皮2-3個,有時5個,通常1室或不完全2-5室,倒生胚珠通常多數,側膜胎座、中軸胎座或基生胎座,花柱短,簡單或2-5裂,宿存或脫落。蒴果沿腹縫裂開,或為漿果;種子通常多數,常有粘質或油質包在外面,種皮薄,胚乳發達,胚小。

常綠喬木或灌木。禿淨或被毛,偶或有刺。葉互生或偶對生,多數革質,全緣,少有齒或分裂,無托葉。花兩性,有時雜性,輻射對稱;花各輪(除子房外)均為5數,單生或為傘形花序、傘房花序或圓錐花序,有苞片及小苞片;萼片常分離,或稍連合;花瓣分離或連合,白色、黃色、藍色或紅色;雄蕊與萼片對生,花絲線形,花葯基部或背部着生,2室,縱裂或孔裂;子房上位,子房柄存在或缺,心皮2或3,有時5,通常l室或不完全2-5室,倒生胚珠通常多數,側膜胎座、中軸胎座或基生胎座,花柱短,單一或2-5裂,宿存或脫落。蒴果沿腹線裂開,或為漿果;種子通常多數,常有黏質或油質包在外面,種皮薄,胚乳發達,胚小。

9屬,約250種,大多分布於非洲、亞洲、澳大利亞、太平洋群島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有l屬,46種,大多分布於長江流域地區。浙江有1屬,3種。本志記載1屬,2種。

地理分布

該屬主要分布於舊大陸熱帶和亞熱帶。9屬均見於大洋洲,其中海桐花屬種類最多,廣泛分布於西南太平洋的島嶼,大洋洲,東南亞及亞洲東部的亞熱帶地區。以大洋洲為中心,向東分布於大洋洲的島嶼、夏威夷,向西分布於西非,向北分布於中國的長江流域和印度一帶。中國只有1屬,44種。通常直立或纏繞木本,花白、黃或藍、紅色,兩性或雜性,輻射對稱,也有左右對稱。其中8屬主要分布於大洋洲,其餘海桐花屬1屬種類最多,約300種,中國的海桐花屬有40餘種。

海桐

別名:海桐花、七里香、寶珠香。

形態特徵: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株高可達5m。單葉互生,有時在枝頂呈輪生狀,厚革質狹倒卵形;聚傘花序頂生;夏季開花,花白色或帶黃綠色,芳香;萼片、花瓣、雄蕊各5;蒴果近球形,有稜角,果瓣木質,成熟時3瓣裂,露出鮮紅色種子;花期3-5月,果期9-10月。

生境與分布:產於我國江蘇(南部)、浙江、福建、台灣、廣東等地,朝鮮,日本亦有分布。

視頻

海桐花科 相關視頻

海桐花,七里香,花開如此繁密,花香馥郁
一天一花一世界,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海桐花》!

參考文獻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