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短葉黃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短葉黃杉,松科Pinaceae,黃杉屬,常綠小喬木,高6-10m。葉較短,長0.7-1.5cm,先端鈍圓有凹缺。球果卵狀橢圓形,下垂。分布於廣西西南部,生於海拔400-1250m處的石灰岩山地疏林中。本種是黃杉屬中唯一生長在石灰岩土壤上的種類,即強喜鈣樹種。國家二級保護瀕危樹種[1]

主要價值

該種是黃杉屬唯一生長於石灰岩山地的種類,其葉較短,很象鐵杉屬Tsuga的葉片。對研究植物區系、植被及黃杉屬分類、分布,均有學術價值

材質優良,可作廣西、貴州、雲南東南部石灰岩山地的造林樹種。

現狀及分布

現狀:

僅分布於廣西西南部和貴州南部局部地區的石灰岩石山上,由於生境特殊,更新困難,加之材質優良,遭致大量砍伐,現多呈零散分布。

地理分布:

分布於廣西西南部龍州、大新、靖西、那坡等縣,向北斷續延伸至凌雲、樂業和貴州南部荔波縣、安龍。生於海拔400-1250米峰叢石灰岩山區喀斯特峰叢疏林中。

在貴州省短葉黃杉僅分布於南部荔波縣境茂蘭保護區內的板寨、莫干、洞多、瑤所、瑤蘭一帶,海拔800-950米,坡度0°-25°,多處于山 脊。土壤黑色石灰土,岩石裸露率85%,林分鬱閉度0.6。群落分布面積407.5公頃,總株數24068株,活立木畜積量12616.8立方米,出現度0.35,每公頃株數為59株,每公頃蓄積量30.9立方米。

保護措施

該種由於成立自然保護區而得到有效保護,其天然更新能力較強,從幼苗生長成幼樹階段生長較廣東鬆快,但由於分布區域狹窄,數量稀少,生境惡劣,實施遷地保護,建立珍稀植物園對於保存該種基因和研究植物區系有重要意義。

由於短葉黃杉球果較大,成熟期較廣東松短且易於結實,種子萌發率高,故採用種子育苗方法繁殖較為可行。

其次合理適量移植天然林內幼苗、幼樹亦為該樹種異地保護途徑之一。根據廣西植物所對10年播種苗的研究發現,平均高度1.81米,平均地徑3.1厘米,最大高度2.04米,在酸性土壤能生長,無病蟲害。

保護價值:

該種是黃杉屬[2]唯一生長於石灰岩山地的種類,其葉較短,很象鐵杉屬Tsuga的葉片。對研究植物區系、植被及黃杉屬分類、分 布,均有學術價值。材質優良,可作廣西、貴州、雲南東南部石灰岩山地的造林樹種。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栽培法參考同屬其它種類,人工播種時着重基質消毒及苗期管理。採種後精選種子加以儲藏,春季選肥沃的沙壤播種,20天後開始出土。幼苗要加以蔽蔭,並注意保持:土壤濕潤。由於野生樹球果蟲害率較高,不易大量採種,可移植天然林下自生幼苗,經人工栽培,加速成長,並應建立種廣園。

參考文獻

  1. 廣西珍奇植物】短葉黃杉,南方國土資源網,2019-12-11
  2. 黃杉屬Pseudotsuga,植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