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相思樹 (豆科金合歡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相思樹 (豆科金合歡屬植物)


相思樹,又名:台灣相思、台灣柳、相思仔,拉丁文名:Acacia confusa Merr. ,豆目、豆科、相思子屬植物,常綠喬木,無毛;枝灰色或褐色,無刺,小枝纖細。苗期第一片真葉為羽狀複葉,長大後小葉退化,葉柄變為葉狀柄,葉狀柄革質,在我國境內的有台灣相思樹。

相思樹生長迅速,耐乾旱,為華南地區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和沿海防護林的重要樹種。材質堅硬,可為車輪,槳櫓及農具等用;樹皮含單寧;花含芳香油,可作調香原料。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 相思樹
  • 拉丁學名: Acacia confusa
  • 別稱: 台灣相思、香絲樹、相思仔、假葉豆
  • 界: 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薔薇亞綱
  • 目: 豆目
  • 科:豆科(蝶形花科)
  • 屬:相思子屬
  • 種: 相思樹
  • 分布區域: 台灣南部、廣東省和福建的中南部的丘陵、平原及東南亞一帶 植林三寶 紅膠木 濕地松 相思樹

簡介

相思樹屬於常綠喬木,樹枝摸起來較平滑而且無刺。在種子、幼苗的階段,

可發現到它的"真葉"(真正的葉子,有別於稍後的葉柄變態成葉子形狀的"假葉"),真葉是二回羽狀複葉,在相思樹長大之後,葉子會退化成假葉。

因為相思樹生長在較乾旱的地區,為了減少水分蒸發量,必須有自我保護的機制,就跟仙人掌一樣。假葉是鐮刀狀且互生,花金黃色,聞起來有輕淡的香味。花萼約為花冠的一半長,有着淡綠色的花瓣,花瓣長約2mm。其果實為莢果。

形態特徵

干皮灰紅褐色,細長條片狀剝落,具有圓球狀頂芽。葉線形至闊線狀披針形,長 5~10 公分,寬 0.8~1.2 公分,表面綠色,背為淡綠色;先端銳尖至略鈍,邊緣略呈波浪形,新葉多亮綠略帶淡紅色。雄球花、無柄、圓柱狀、長 2~4 公分;雄花序, 1 至 3 個簇集腋生。種子單一成桃形,頂端突起歪斜;直徑約 0.8~1.2 公分,種托肥大。肉質種托紅色,種梗長 0.5~1.1 公分,較叢花百日青略短。

常綠中喬木,干皮灰紅褐色,細長條片狀剝落,具有圓球狀頂芽。

雄球花,無柄,圓柱狀,長 2~4 公分。雄花序, 1 至 3 個簇集腋生。種子單一成桃形,頂端突起歪斜,直徑約 0.8~1.2 公分,種托肥大。肉質種托紅色,種梗長 0.5~1.1 公分,較叢花百日青略短。桃實百日青系台灣特有種,分布於台灣中部的低海拔闊葉林中,在北山坑、蓮華池及日月潭等地可見之。

因生育地遭破壞及族群遭挖采,數量持續下降,生存備受威脅。經評估列屬「瀕臨絕滅」級稀有植物。 相思樹的花期比較長,從四月開到十月。花為金黃色,頭狀花序,比較好看。

花落後結帶狀、扁平的莢果,種子成熟後為深褐色,比較光滑,且有甘蔗。

常綠喬木,高6-15米,無毛;枝灰色或褐色,無刺,小枝纖細。苗期第一片真葉為羽狀複葉,長大後小葉退化,葉柄變為葉狀柄,葉狀柄革質,披針形,長6-10厘米,寬5-13毫米,直或微呈彎鐮狀,兩端漸狹,先端略鈍,兩面無毛,有明顯的縱脈3-5(-8)條。

頭狀花序球形,單生或2-3個簇生於葉腋,直徑約1厘米;總花梗纖弱,長8-10毫米;花金黃色,有微香;花萼長約為花冠之半;花瓣淡綠色,長約2毫米;雄蕊多數,明顯超出花冠之外;子房被黃褐色柔毛,花柱長約4毫米。

莢果扁平,長4-9(12)厘米,寬7-10毫米,干時深褐色,有光澤,於種子間微縊縮,頂端鈍而有凸頭,基部楔形;種子2-8顆,橢圓形,壓扁,長5-7毫米。花期3-10月;果期8-12月。

分布範圍

產於中國台灣、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斐濟亦有分布。

主要價值

園林價值

本種生長迅速,耐乾旱,為華南地區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和沿海防護林的重要樹種。

使用價值

材質堅硬,可為車輪,槳櫓及農具等用;樹皮含單寧;花含芳香油,可作調香原料。

相思樹的樹幹非常堅硬,可作為薪炭材,固稱為相思炭,而且可燃燒許多時間。

木材可制火車路軌的枕木、礦坑用材,亦可製做家具、農具。

由於它的根部分化的非常多,能夠緊抓土壤,再加上能夠禁得起強風、旱災和可生長於貧脊之地的優點,所以常用作綠化荒山、水土保持。

根部長有根瘤菌,根瘤菌能固定空氣中的氮將其轉化為植物可直接吸收的氮元素,而相思樹則提供根瘤菌所需的養分。有助改善貧脊土地缺氮的情況

栽培技術

高度×冠幅:相思樹10m~15m×5m。直干相思樹、耳莢相思樹6~10m×3m。質感:細至中。色澤:葉黃綠至暗綠、花金黃色、果實褐色。光照:陽性植物、需強光。生育適溫:23~30℃。生長特性:生長快、耐熱、耐旱、耐瘠、耐酸、耐剪、抗風、抗污染、成樹不易移植。景觀用途:樹冠蒼翠綠蔭,為優良而低維護的遮蔭樹、行道樹、園景樹、遮蔭樹、防風樹、護坡樹。

幼樹可作綠籬樹。庭園、校園、公園、遊樂區、廟宇等,均可單植、列植、群植均美觀。尤適于海濱綠化。花能誘蝶、誘鳥。光照:陽性植物,需強光。生育適溫:23~30℃。

種植方法:

台灣相思3~5月開花,7~9月莢果成熟。莢果成熟時呈褐色,能自行開裂,宜及時採種,除雜曬乾。種子含水率以9~10%為宜,可混以石灰或草木灰,袋裝或陶器貯藏, 1年內發芽率與新鮮種子相差無幾。

千粒重26~31g,每千克約32000~38000粒。種皮堅硬,富油蠟質,極難吸水,宜將種子浸於沸水中,攪拌約2~3分鐘,再用冷水浸種24小時,然後播種,發芽率可達70~80%。如為苗圃育苗,一年生苗高可達60~70cm,宜在苗高30厘米時栽植。如為容器育苗,苗高20~25cm時即可出栽,效果比裸根苗好。

造林株行距一般宜1.5×1.5~2×2m,侵蝕裸露地可1×1.5m或1×2m,營造薪炭林或在坡度較陡或沖刷嚴重的地方造林1×1米。台灣多採用直播造林,生長與植苗造林相同。此外,在花崗岩石質山地還可用飛機播種營造台灣相思純林或與馬尾松的混交林 相關記載:

木名:相思樹;

①有些具有紅色種子的樹種。如「紅豆樹、海紅豆」等。

②《文選·左思〈吳都賦〉》:「楠榴之木,相思之樹。」劉逵註:「相思,大樹也。材理堅,斜(邪)斫之則文可做器。其實如珊瑚,歷年不變,東冶有之。」

③古代傳說,戰國時宋康王舍人韓憑之妻何氏美,康王奪之。

韓憑自殺。何氏也投台而死,遺書願合葬。康王怒,使里人分埋之,兩冢相望。宿昔之間,有大梓木生於兩冢之端,旬日而合抱,根枝交錯,又有雌雄鴛鴦棲宿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宋人哀之,因稱其木為相思樹。見干寶《搜神記》卷十一。

相傳為戰國宋康王的舍人韓憑和他的妻子何氏所化生。據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一載宋康王舍人韓憑妻何氏貌美康王奪之並囚憑。憑自殺何投台而死遺書願以屍骨賜憑合葬。王怒弗聽使里人埋之兩墳相望。

不久二冢之端各生大梓木屈體相就根交於下枝錯於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常棲樹上交頸悲鳴。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後因以象徵忠貞不渝的愛情。

多用途速生相思樹

多用途速生相思適應性廣,生物量大,枯落物含氮量高,據測定每年每公頃可提供3500kg枯落物,分解後相當於500kg尿素。

同時一份落葉能吸收其自身重量三倍的水,一年可吸收約40噸水,林內濕度經常在80%以上,因此大面積多用途速生相思樹種植後對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林內生態環境起到很好的作用。[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