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盧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盧柔(?-?),字子剛范陽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出自范陽盧氏南祖,北魏驃騎府法曹參軍盧元禮之子,歷仕北魏、西魏、北周。

生平

盧柔年少時父母雙亡,為叔母所撫養,叔母撫養對待他比親生兒子還要好。盧柔盡心孝順叔母,也同對待親生母親一樣,同族的人都讚嘆看重他。盧柔個性聰明機敏,喜好學習,沒到二十歲就懂得撰寫文章,但是口吃不能發表口頭議論,很因為借着酒意放縱不拘,被世人譏笑。司徒、臨淮王元彧見到盧柔而器重他,把女兒嫁給他[1] [2]

魏孝武帝元修與高歡有矛盾時,魏孝武帝下詔賀拔勝出任荊州刺史,盧柔認為因此可以建立功績,於是跟着賀拔勝前往荊州,賀拔勝以盧柔擔任大行台郎中,掌書記。軍中的機密事務,盧柔大多參與。賀拔勝擔任太保後,以柔為屬官,加號冠軍將軍。魏孝武帝後來徵召賀拔勝率領軍隊前往洛陽,賀拔勝詢問盧柔的意見,盧柔說:「高歡依託晉陽的軍隊,心意實在難以了解。您應該席捲軍力前往京城,與高歡決一勝負,不顧存亡,這是忠的上策。如果北面阻隔魯陽,向南吞併舊日的楚地,向東連接兗州和豫州,向西連接關中,領兵十萬,伺機而動,也是中策。拿着三荊的土地,與南梁通和言好,自身可以免於禍難,只是功業名聲就沒了,這是下策。」賀拔勝輕視盧柔年輕,笑而不回答他[3][4]

等到魏孝武帝西入關中,東魏派遣侯景襲擊穰城,賀拔勝戰敗,就向南投奔南梁,盧柔也跟着而去。賀拔勝多次上表請求回到北方,梁武帝看了表文,讚美他的文采,後來知道是盧柔所撰,就派遣舍人慰勞存問,並送給絲綢錦緞。盧柔後來與賀拔勝一起返回,走到襄陽,高歡害怕賀拔勝西入關中,派遣侯景率領輕騎攔截他們。賀拔勝和盧柔害怕,就捨棄船隻爬山而走,帶着乾糧冒險行經數百里。當時恰逢秋雨,同行的人又凍又餓,死了一大半。到了豐陽地界,盧柔迷失道路,獨自在枯樹下過夜,寒雨打濕了衣服,幾乎要凍死[5][6]

大統二年,盧柔到達長安,被封為容城縣男,食邑二百戶。宇文泰看重盧柔的才能,推薦他擔任行台郎中,加號平東將軍,授任從事中郎,與蘇綽一起掌管機密事務。當時沙苑之戰後,西魏軍隊捷報頻傳,汝、潁一帶地區很多人起兵歸附西魏,來往的文書每天都有一百多件。盧柔根據情況回報答覆,都符合事宜,爵位晉升為子爵,增加食邑三百戶,授任中書舍人,又升任遷司農少卿,轉為郎官,兼任著作,修撰起居注。後授任黃門侍郎。宇文泰知道盧柔貧困,脫下外衣上次給他。魏廢帝元欽元年(551年),盧柔加號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中書監[7][8]

周孝閔帝宇文覺登基後,盧柔擔任小內史,升任內史大夫,進位開府,在任內去世,所作詩、頌、碑銘、檄、表、啟在世間流傳的有數十篇,兒子盧愷繼承爵位[9][10]

參考來源

  1. 《周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四》:盧柔字子剛。少孤,為叔母所養,撫視甚於其子。柔盡心溫清,亦同己親。宗族嘆重之。性聰敏,好學,未弱冠,解屬文,但口吃不能持論。頗使酒誕節,為世所譏。司徒、臨淮王彧見而器之,以女妻焉。
  2. 《北史·卷三十·列傳第十八》:柔字子剛。少孤,為叔母所養,撫視甚於其子。柔盡心溫清,亦同己親,親族嘆重之。性聰敏好學,未冠解屬文,但口吃,不能持論。頗使酒誕節,為世所譏。司徒、臨淮王彧見而器之,以女妻焉。
  3. 《周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四》:及魏孝武與齊神武有隙,詔賀拔勝出牧荊州,柔謂因此可著功績,遂從勝之荊州。以柔為大行台郎中,掌書記。軍中機務,柔多預之。及勝為太保,以柔為掾,加冠軍將軍。孝武后召勝引兵赴洛,勝以問柔。曰:「高歡託晉陽之甲,意實難知。公宜席捲赴都,與決勝負,存沒以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魯陽,南並舊楚,東連兗、豫,西接關中,帶甲十萬,觀釁而動,亦中策也。舉三荊之地,通款梁國,可以身免,功名去矣。策之下者。」勝輕柔年少,笑而不應。
  4. 《北史·卷三十·列傳第十八》:及魏孝武與齊神武有隙,詔賀拔勝出牧荊州,柔謂因此可著功績,遂從勝之荊州。以柔為大行台郎中,掌書記,軍之機務,柔多預之。及勝為太保,以柔為掾。孝武后召勝引兵赴洛,勝以問柔。柔曰:「高歡託晉陽之甲,意實難知。公宜席捲赴都,與決勝負,存沒以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魯陽,南並舊楚,東連兗、豫,西接關中,帶甲十萬,觀釁而動,亦中策也。舉三荊之地,通款梁國,可以庇身,功名去矣,策之下者。」勝輕柔年少,笑而不應。
  5. 《周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四》:及孝武西遷,東魏遣侯景襲穰,勝敗,遂南奔梁。柔亦從之。勝頻表梁求歸,武帝覽表,嘉其辭彩。既知柔所製,因遣舍人勞問,並遺縑錦。後與勝俱還,行至襄陽,齊神武懼勝西入,遣侯景以輕騎邀之。勝及柔懼,乃棄船山行,贏糧冒險,經數百里。時屬秋霖,徒侶凍餒,死者太半。至豐陽界,柔迷失道,獨宿僵木之下,寒雨衣濕,殆至於死。
  6. 《北史·卷三十·列傳第十八》:及孝武西遷,東魏遣侯景襲穰。勝敗,遂南奔梁,柔亦從之。勝頻表梁武帝,求歸關中。梁武帝覽表,嘉其辭彩,既知柔所製,因遣舍人勞問,並遺縑錦。後與勝俱還,行至襄陽。齊神武懼勝西入,遣侯景以輕騎邀之。勝及柔懼,乃棄船山行,贏糧冒險,經數百里。時屬秋霖,徒侶凍餒者,太半至於死。
  7. 《周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四》:大統二年,至長安。封容城縣男,邑二百戶。太祖重其才,引為行台郎中,加平東將軍,除從事中郎,與蘇綽對掌機密。時沙苑之後,大軍屢捷,汝、潁之間,多舉義來附。書翰往反,日百餘牒。柔隨機報答,皆合事宜。進爵為子,增邑三百戶,除中書舍人。遷司農少卿,轉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後拜黃門侍郎。文帝知其貧,解衣賜之。魏廢帝元年,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中書監
  8. 《北史·卷三十·列傳第十八》:大統二年,至長安,封容城縣男。周文帝引為行台郎中,除從事中郎,與郎中蘇綽掌機密。時沙苑之役,大軍屢捷,汝、潁之間,多舉義來附,書翰往反,日百餘牒,柔隨機報答,皆合事宜。進爵為子。累遷中書侍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後為黃門侍郎。周文知其貧,解衣賜之。後遷中書監。
  9. 《周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四》:孝閔帝踐阼,拜小內史,遷內史大夫,進位開府。卒於位。所作詩頌碑銘檄表啟行於世者數十篇。子愷嗣。
  10. 《北史·卷三十·列傳第十八》:周孝閔帝踐阼,拜小內史大夫,進位開府儀同三司,卒於位。所作詩、頌、碑、銘、檄、表、啟行於世者數十篇。子愷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