盅盤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盅盤舞 |
文昌"盅盤舞"源於元末明初,初時僅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九至十二日紀念冼夫人的"軍坡節"期間表演。表演者分生、旦、丑三個角色,生角手執筷子擊瓷盤(碟),旦角手執疊置的瓷盅撞擊,丑角手拿彩扇,三人翩翩起舞。2005年被列入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每年春節期間,文昌有些村莊都會邀請盅盤舞隊進村表演。盅盤舞隊走家串戶,且歌且舞,在每戶人家裡都要齊聲大喊"恭喜發財,發財發丁",祈求戶主財丁興旺。在文昌的一些村莊,每逢春節,村里都要給前一年家裡生了男孩的家庭送上一盞彩燈,送燈的人就跟在盅盤舞隊的後面,一起給事主送燈。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盅盤舞
源於; 元末明初
地點; 文昌
角色; 生、旦、丑
成就; 被列入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起源
盅盤舞起源於紀念冼夫人,千百年來,每逢農曆二月,海口、澄邁、文昌、瓊海、屯昌、定安等地的群眾都會來到冼夫人廟前鬧軍坡,以歌舞等形式模仿冼夫人裝軍,紀念冼夫人的豐功偉績。
流傳地域
舞蹈方法
盅盤舞蹈由一男一女(即生角、旦角)裝扮成新郎和新娘,另有一丑角,三人共同表演。新娘在新郎的配合下,雙手各持疊置的瓷盅,上下相擊,翩翩起舞;新郎以筷擊盤;丑角則戴着面具,手拿羽扇,動作稚拙詼諧,氣氛熱烈,場面歡快,喜氣洋洋。表演時由鑼、鼓、弦等8種樂器伴奏,故也稱為八音舞。
價值評價
具有歷史文化研究價值:文昌盅盤舞是海島文化和中原文化融匯的產物之一,從它誕生的歷史淵源和漫長的傳承、演變過程來看,對研究相關區域的歷史文化及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皆具有現實意義。
具有獨特的藝術鑑賞價值:文昌盅盤舞,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相關精湛的技藝、豐富的舞蹈表現力,向世人展現了它那獨特的藝術之美。
具有藝術回報於社會的實用價值:文昌盅盤舞流傳演變到今天,已發展成為實用型的藝術形式。它迎合人們的普遍心理,以其豐富的舞蹈表現力和歡快的八音伴奏效果,贏得許多觀眾;它是真正意義上走進千家萬戶,難怪人們又將文昌盅盤舞雅稱為"賀喜舞"。[1]
參考文獻
- ↑ 文昌盅盤舞——載歌載舞的特色之魂!, 360 ,20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