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皮埃爾-于格·埃貝爾

皮埃爾-于格·埃貝爾
Pierre-Hugues Herbert

圖片來自atptour.com

個人資料

全名     Pierre-Hugues Herbert

出生日期    (1991-03-18) 1991年3月18日(33歲)

出生地點   法國亞爾薩斯希爾蒂蓋姆

身高     1.88米(6英尺2英寸)

最高排名   36(2019年2月11日)

皮埃爾-于格·埃貝爾(法語:Pierre-Hugues Herbert法語發音:[pjɛʁ yɡ ɛʁbɛʁ][1],1991年3月18日),法國職業網球運動員。在雙打方面,是法國職業網球選手。 在2015年美國公開賽,2016年溫網冠軍賽,2018年法國公開賽和2019年澳大利亞公開賽與尼古拉斯·馬胡特(Nicolas Mahut)的比賽中,他曾兩次獲得職業大滿貫冠軍。 兩人還獲得了ATP Tour Masters 1000的七個冠軍,以及一個ATP決賽的冠軍。 在單打比賽中,他已經進入了三場ATP職業生涯總決賽,輸掉了三場比賽,並於2019年2月11日達到了他職業生涯最高的單打世界排名第36位。他和搭檔尼古拉·馬俞拿下六個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賽的冠軍以及生涯大滿貫2015年美國網球公開賽男子雙打比賽2015 US Open – Men's Doubles2016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男子雙打比賽2016 Wimbledon Championships – Men's Doubles2018年法國網球公開賽男子雙打比賽2018 French Open – Men's Doubles2019年澳洲網球公開賽男子雙打比賽2019 Australian Open – Men's Doubles。在單打方面,他已經打入三次ATP世界巡迴賽中的總決賽(但都沒有得到名次),並在2019年2月11日取得了職業生涯單打最高排名第36名。[2][3][4][5]

目錄

重要戰績

2013年 在今年開始進入前250名之後,赫伯特排名穩步上升。他獲得了2013年巴黎大師賽的參賽資格,在那裡他在主要抽籤的第一輪中僅輸掉四場比賽就擊敗了BenoîtPaire,這是他有史以來第一次獲得ATP Tour主抽獎。在第二輪中,他有兩個設定點,然後連續連續輸給諾瓦克·德約科維奇。他在本年度結束時的ATP單打排名為151,而12個月前為257。

2014年 赫伯特(Herbert)在2014年大滿貫賽事中首次亮相,首次在法網公開賽上獲得通配符,在那裡他面對美國十號種子約翰·伊斯內爾(John Isner)的首場比賽,輸了三局。隨後,他通過三輪排位賽打敗了博爾納·索里奇(BornaĆorić),丹尼爾·科薩科夫斯基(Daniel Kosakowski)和小米洛斯拉夫·梅奇奇(MiloslavMečíř,Jr.),首次在溫布爾登取得了主力。在第一輪比賽中,他面對傑克·索克(Jack Sock),儘管儘管在搶七局中取得了第一盤,但還是輸了四盤。赫伯特(Herbert)在巴塞爾(Swiss)室內的ATP室內巡迴賽上取得了個人職業生涯的第五次平局勝利,他在緊隨三局的情況下擊敗了愛德華·羅傑·瓦斯林(ÉdouardRoger-Vasselin),與14次大滿貫冠軍拉斐爾·納達爾(Rafael Nadal)發生衝突大滿貫冠軍和前世界第一

2015年:美國公開賽男雙冠軍

赫伯特參加2015溫斯頓·塞勒姆公開賽 赫伯特再次闖入三輪資格賽,擊敗漢斯·波德利普尼克·卡斯蒂略,法肯多·阿爾蓋洛和西涅萬提斯(後者超過五盤),成為溫網的主力。在第一輪中,他在三小時五盤的比賽中擊敗了Hyung Chung,最終以10-8的成績獲得冠軍,這是他在大滿貫賽事的主要平局中贏得了第一場勝利。在第二輪中,他連續輸給了貝納德·托米奇(Bernard Tomic),後者是在2009年美國少年公開賽半決賽中擊敗他的球員。

在雙打比賽中,赫伯特與法國人尼古拉斯·馬胡特(Nicolas Mahut)一起闖入了兩個大滿貫決賽。在澳網,他們輸給了法比奧·法尼尼和西蒙妮·博萊利。[6]在美國公開賽上,他們贏得了對陣傑米·穆雷和約翰·皮爾斯的決賽,成為第一位在美國公開賽上贏得男子雙打冠軍的全法國組合。[7]他們在美國公開賽上的勝利標誌著全法國賽手第六次在公開賽時代贏得大滿貫男雙冠軍。[8] 6月22日,赫伯特(Herbert)首次雙打進入前20名,職業生涯最高排名世界第20位。

2016年:溫網雙打冠軍 赫伯特(Herbert)和尼古拉斯·馬胡特(Nicolas Mahut)在2016年上半年連續贏得了三場ATP世界巡迴賽大師1000雙打冠軍,分別在印第安維爾斯,邁阿密和蒙特卡洛。在法網公開賽上,他和馬胡特以一號種子的身份在第三輪中輸給了費利西亞諾·洛佩斯和馬克·洛佩斯。

在2016年溫網冠軍賽上,赫伯特和馬胡特在全法國決賽中擊敗了朱利安·本內托和愛德華·羅傑·瓦斯林,以6-4、7-6(7-1),6-3隊贏得了第二次大滿貫賽事。

2017:戴維斯盃冠軍 在2017年鹿特丹公開賽上,赫伯特擊敗世界排名第一。四分之一決賽中的8多米尼克·蒂姆(Dominic Thiem)贏得了前10名球員。他在半決賽中輸給了大衛·高芬(David Goffin)。

赫伯特和雙打搭檔尼古拉斯·馬哈特(Nicolas Mahut)在羅馬大師賽上以4-6、6-4、10-3擊敗伊萬·多迪格和馬塞爾·格蘭諾勒斯一起贏得了2017年的首個冠軍。然後,他們緊緊追回蒙特利爾-辛辛那提的兩項大師賽冠軍,分別在蒙特利爾的Coupe Rogers擊敗Rohan Bopanna和Ivan Dodig 6-4、3-6、10-6,並擊敗Jamie Murray辛辛那提西部和南部公開賽上的布魯諾·蘇亞雷斯和布魯諾·索亞雷斯7-6(8-6)6-4。

在對比利時的戴維斯盃決賽中,赫伯特和理查德·加斯奎特贏得了雙打比賽,幫助法國贏得了戴維斯盃。

2018年:法國公開賽雙打冠軍

赫伯特在2018法國公開賽上 在2018年法國公開賽上,赫伯特和雙打搭檔馬胡特贏得了法國公開賽,在決賽中以6-2、7-6(7-4)擊敗奧利弗·馬拉奇和馬特·帕維奇。這是他們一起獲得的第三項大滿貫冠軍。

在11月的ATP決賽中,赫伯特在馬胡特(Maht)進行了四次嘗試,首次超越了巡迴賽階段,他們闖入了決賽,隨後被傑克·索克(Jack Sock)和邁克·布萊恩(Mike Bryan)擊敗。

大滿貫戰績

雙打:5(4冠軍,1亞軍)

結果 錦標賽 地面 搭檔 決賽對手 決賽分數
亞軍 2015 澳網 硬地 尼古拉·馬俞 ITA 西莫內·博萊利
ITA 法比奧·福尼尼
4–6, 4–6
冠軍 20152015 US Open – Men's Doubles 美網 硬地 尼古拉·馬俞 GBR 傑米·穆雷
AUS 約翰·皮爾斯
6–4, 6–4
冠軍 20162016 Wimbledon Championships 溫網 草地 尼古拉·馬俞 儒利安·貝內托
愛德華·羅傑-瓦塞林
6–4, 7–6(7–1), 6–3
冠軍 20182018 French Open – Men's Doubles 法網 紅土 尼古拉·馬俞 AUT 奧利弗·馬拉克
CRO}} 馬特·帕維奇
6–2, 7–6(7–4)
冠軍 20192019 Australian Open – Men's Doubles 澳網 硬地 尼古拉·馬俞 FIN 亨利·孔蒂寧
AUS 約翰·皮爾斯
6–4, 7–6(7–1)

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賽戰績

雙打:7(6冠軍,1亞軍)

結果 錦標賽 地面 搭檔 決賽對手 決賽分數
冠軍 20162016 BNP Paribas Open – Men's Doubles 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 硬地 尼古拉·馬俞 CAN 瓦謝克·波斯皮西爾
USA 傑克·索克
6–3, 7–6(7–5)
冠軍 20162016 Miami Open – Men's Doubles 邁阿密大師賽 硬地 尼古拉·馬俞 RSA 雷文·克拉森Raven Klaasen
USA 拉傑夫·拉姆
5–7, 6–1, [10–7]
冠軍 20162016 Monte-Carlo Rolex Masters – Doubles 蒙地卡羅大師賽 紅土 尼古拉·馬俞 GBR 傑米·穆雷
BRA 布魯諾·米內羅
4–6, 6–0, [10–6]
亞軍 20162016 BNP Paribas Masters – Doubles 巴黎大師賽 室內硬地 尼古拉·馬俞 FIN 亨利·孔蒂寧
AUS 約翰·皮爾斯
4–6, 6–3, [6–10]
冠軍 20172017 Internazionali BNL d'Italia – Men's Doubles 羅馬大師賽 紅土 尼古拉·馬俞 CRO 伊萬·多迪格
ESP 馬塞爾·格拉諾勒斯
4–6, 6–4, [10–3]
冠軍 20172017 Rogers Cup – Men's Doubles 加拿大大師賽 硬地 尼古拉·馬俞 IND 羅翰·波柏納
CRO 伊萬·多迪格
6–4, 3–6, [10–6]
冠軍 20172017 Western & Southern Open – Men's Doubles 辛辛那堤大師賽 硬地 尼古拉·馬俞 GBR 傑米·穆雷
BRA 布魯諾·米內羅
7–6(8–6), 6–4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