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百戰奇略·挑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百戰奇略·挑戰》旨在闡述對於憑壘固守不戰之敵所採取的戰法。它認為,對於憑壘固守不出的敵人,可用輕騎兵前去挑誘其出戰,再以預設伏兵襲擊它,就可以打敗敵人。它特別強調指出,當敵人以同樣辦法挑誘我時,我不應以全部兵力出戰,以免中敵誘伏之計。歷史的經驗表明,以「挑戰」之法誘敵入伏而殲滅之,這在古代作戰中,是為兵家經常用以調動敵人就範的一種有效戰法。

《挑戰》選自明朝劉基的《百戰奇略[1]。既善於以「挑戰」之法誘殲敵人,又善於防止敵人「挑戰」而中計上當,才稱得上是高明的戰爭指導者。本篇能夠認識到這一點,是很可貴的。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在雙方營壘相距較遠,兵力對比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可以派遣輕裝騎兵前往敵營挑戰,同時設伏兵等待敵人來攻而襲擊它。這樣,敵人便可以被打敗。倘若敵人也使用這種計謀引誘我時,我不可以出動全部兵力去追擊它。誠如兵法所說:「敵人離我很遠而又前來挑戰,是企圖誘我貿然輕進而上當。」

十六國時期,後秦將領姚襄率軍進占黃落鎮,前秦帝苻生派遣苻黃眉、鄧羌等將率領步騎兵討伐姚襄。姚襄憑據深溝高壘而堅守不戰。鄧羌向苻黃眉建議說:「姚襄性格倔強自負,容易被挑動。我們如果長驅疾進,直迫其營壘,姚襄必定忿怒而出戰,這樣便可一戰而活捉他。」苻黃眉聽後採納了這個建議。於是,派遣鄧羌率領三千騎兵直迫於姚襄軍營門前。姚襄為此大怒,率領其全部精銳部隊出營交戰。鄧羌偽裝戰敗而引軍後退,姚襄揮軍追到三原,這時鄧羌突然回軍拒戰,苻黃眉率領大軍也恰好趕到,與姚襄軍展開激戰,一舉擊斬了姚襄,全部俘獲了他的部隊,苻黃眉等將整頓隊伍,凱旋而歸。

原文

凡與敵戰,營壘相遠,勢力相均,可輕騎挑攻之,伏兵以待之,其軍可破。若敵用此謀,我不可以全氣擊之。法曰:「〔敵〕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十六國,姚襄據黃落,苻生遣將苻黃眉、鄧羌等率步騎〔萬五千〕討襄。襄深溝高壘,固守不戰。鄧羌曰:「襄性剛愎,易以撓動。若長驅一行,直壓其壘,襄必忿而出戰,可一戰而擒也。」黃眉從之,遣羌率騎三千軍於壘門,襄怒,盡銳出戰。羌偽不勝,率騎而退,襄追之於三原,羌回〔騎〕拒襄,〔俄〕而黃眉至,大戰,斬之,〔盡〕俘其眾,〔黃眉等振旅而歸〕。

作者介紹

劉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溫,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2]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明初詩文三大家[3]」。

作品介紹

《百戰奇略》原名《百戰奇法》,是明代軍事著作,作為一部以論述作戰原則和作戰方法為主旨的古代軍事理論專著[4]而問世,這無論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後,都是不多見的。因此,從其產生以來,就為兵家所重視和推崇,給予很高評價,並一再刊行,廣為流傳。明弘治十七年陝西布政使司左參政李贊,稱該書是「極用兵之妙」,在兵家視之。

《百戰奇法》是中國古代分條論述戰法的兵書。約成書於北宋末。明崇禎本《韜略世法》稱該書為南宋末謝枋得編輯,原作者已不可考。清雍正後被更名為《百戰奇略》,題明劉基撰,實系清人偽托。現有明刻本存世,10卷,3萬餘字[5]

視頻

百戰奇略·挑戰 相關視頻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一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概述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二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續

參考文獻

  1. 《百戰奇略》簡介,快照頁 - 搜狗百科,2019-11-05
  2. 悲劇性結局,朱元璋第一謀臣劉基為何被毒死,人民網,2006-11-10
  3. 明初詩文三大家,中華典藏
  4. 在歷史長河中,世界上有哪些經典軍事理論和著作?,網易,2019-03-22
  5. 百戰奇法,豆丁網,200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