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 |
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坐落於河南省中南部平頂山市白龜山水庫北岸,規劃區東至順德路,西至應國古墓保護區東界,北至長安大道南50米及新城區體育場、平西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南界,南至白龜山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北界。坐標東經113°07′36″~113°11′15″之間,北緯33°45′18″~33°46′24″之間,南北跨度1.9km,東西6.1km,規劃區面積673.31公頃。
2016年8月16日,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通過國家林業局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
占地面積:673.31公頃
門票價格:免費
景點級別:4A
歷史沿革
2010年11月,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通過國家林業局評審
2011年—2016年規劃建設期
2016年8月16日通過國家林業局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通過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主要景點
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的主要旅遊資源有地貌景觀(湖泊濕地、島嶼等)、水域風光(湖泊、池塘等)、生物景觀(林木、草地、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等)、天氣與氣候景觀(獨特的氣候特徵、鳥類遷徙過程等)、建築與設備景觀(綜合人文旅遊地、景觀建築、水工建築等)等。旅遊資源豐富,景觀多樣,具有較高的旅遊價值。
鷹城八景是平頂山地理、人文特色的八個景觀,其中的「白龜望月」、「應鄉漁歌」均在規劃區內。濕地公園建設將使白龜湖成為平頂山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景觀,與園林化新城區建設相得益彰,共同提升城市整體形象。
木棧道
在濕地公園園區東北部的休閒遊憩帶修建木棧道,讓遊人親近水土,在水網密布、蘆葦婆娑、香蒲搖曳的濕地中漫步,享受靜謐,放鬆身心,舒解壓力。
月季園
在濕地公園東部與木棧道結合,以樹狀月季、豐花月季為主,建設了一個開放的以月季為主題的自然與文化相融的月季花園。每年花開季節主要在5—11月,絢麗多彩、花香四溢。
文化活動
主要文化活動有觀鳥節和攝影。
①觀鳥節
在每年鳥類活動頻繁的季節舉辦觀鳥節,邀請一些觀鳥愛好者參加,邀請專家對鳥類進行鑑定,向公眾發放濕地鳥類宣傳圖冊,傳播鳥類科普知識,引導遊客進行文明的觀鳥活動。
②濕地攝影徵集
與攝影協會以及相關的報紙和雜誌社聯合舉辦,以優美的濕地風光和濕地生物景觀為題,舉辦攝影徵集,並把優秀作品編製成冊,作為特色旅遊紀念品免費發放。
景區資源
野生動物資源
(1)魚類
從白龜湖的魚類組成情況看,除太湖新銀魚、大銀魚、羅非魚是引進品種外,其餘基本上屬於自然種群結構。魚類組成除具有華北平原所共有的魚類之外,還擁有一定數量的鯿、銀魚及鰱、鱅等長江中下游平原湖泊的常見種類,其區系組成介於黃河與長江之間。
(2)兩棲類
濕地公園內現有兩棲動物約1目7科10種,均屬無尾目。其中蟾蜍科1種,雨蛙科1種,蛙科5種,姬蛙科2種。常見種類有中華大蟾蜍、沼蛙、澤蛙、黑斑蛙等。
(3)爬行類
濕地公園內記錄到的爬行動物有3目7科22種。其中龜鱉目2科2種,蜥蜴目3科6種,蛇目1科14種。常見種類有鱉、無蹼壁虎、麗斑麻蜥、赤鏈蛇、黑眉錦蛇、烏梢蛇等。
(4)鳥類
濕地公園共記錄到鳥類17目42科197種。其中鶲科25種,鴨科16種,雀科13種,鷺科、鷹科、鴉科各10種,鷸科8種,杜鵑科、鶺鴒科各7種,鴟鴞科、啄木鳥科各6種,秧雞科、鴴科、鳩鴿科各5種,伯勞科4種,雉科、鷗科、翠鳥科、燕科、椋鳥科、山雀科各3種,鸛科、隼科、雨燕科、山椒鳥科、鵯科、太平鳥科、卷尾科、文鳥科各2種,鵜鶘科、鸕鶿科、三趾鶉科、鶴科、夜鷹科、佛法僧科、戴勝科、百靈科、黃鸝科、河烏科、鷦鷯科、繡眼鳥科各1種。
在197種鳥類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有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23種。
在本地繁殖的鳥類有128種(包括留鳥和夏候鳥),非繁殖鳥(包括冬候鳥和旅鳥)有69種。
本區鳥類組成的最大特點是候鳥(包括夏候鳥、冬候鳥和旅鳥)占有較大比重。在197種鳥類中,其中留鳥有63種,候鳥134種。
(5)獸類
白龜湖濕地公園地處丘陵,緊鄰城市,人口密度大,人為活動頻繁,獸類分布較少,而且多為小型獸類。共有5目6科20種。其中齧齒目2科11種,食蟲目1科2種,翼手目1科3種,兔形目1科1種,食肉目1科3種。常見種類有普通刺蝟、夜蝠、草兔、大倉鼠、小家鼠、黃鼬等。
植物資源
本區地帶性植被屬於暖溫帶落葉闊葉林,記錄到的植物約有84科213屬420種。由於人類長期的開墾,絕大部分陸生原生植被已被破壞,天然森林已不復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人工林木和農作物,僅在農田間隙、低洼地存有少量自然植被;濕地水生植被則多為自然植被。
水生植被:包括蘆葦、水燭、蓮、藨草、莎草、浮萍、紫背浮萍、眼子菜、黑藻、狐尾藻、菹草、茨藻、金魚藻、狸藻等。
陸生植被:包括分布於農田、沙丘、荒地和湖岸的植物。常見的野生植物有艾蒿、葎草、藜、蒼耳、白茅、車前草、狗尾草、豬毛菜、狗牙根、稗、馬齒莧等。人工植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農作物和桃、梨、杏、楊樹、旱柳、雪松、廣玉蘭等。
水質
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區位於平頂山白龜山水庫北緣中心位置,濕地公園的水源基本上完全依靠白龜山水庫供給。2009年,水庫經加固後,設計洪水位為106.19m,2011年校核,校核洪水位109.56m,相應庫容9.22億m,常年蓄水量2.5億m。水庫近5年最高水位103.03m,最低水位99.75m,平均水位101.54m,水位一般冬季較高,夏季較低,變化幅度在1.5-2.5m之間。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區水系與白龜山水庫水體相通,濕地用水得到充分保障。
白龜山水庫是平頂山市城市飲用水水源地,2014年白龜山水庫總取水量5446.93萬噸,通過計算綜合定性評價指數表明,2014年白龜山水庫水質優良,城市地表飲用水源地取水水質級別為良好。在水質監測的27個因子中,符合Ⅰ類標準的有生化需氧量、氨氮、溶解氧等24項,占88.9%,符合Ⅱ類標準的有2項,占7.4%,符合Ⅲ類標準的有1項,占3.7%,白龜山水庫總體水質類別為Ⅲ類。
服務設施
遊客服務中心、主入口大門、科普長廊、市民廣場、生態停車場、景觀廁所、沿湖景觀路、木棧道、景觀橋、荷花池、觀魚池、月季園等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取締磁選船53艘、挖沙船26艘、采砂船136艘、砂場89處、畜禽養殖點16處、餐飲餐點25家、切割大小船隻21艘、養魚網箱36箱、圍網養殖16處、向白龜湖投放魚苗1700萬尾、植被恢復面積達4650畝
發展規劃
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分為生態保育區、科普宣教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規劃建設期8年,共分三個階段。
起步階段為2011—2013年,計3年;發展階段為2014—2016年,計3年;完善階段為2017—2018年,計2年。經估算,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項目預計總投資為74611.22萬元。
截至2016年,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總投資13800萬元,其中:公園基礎服務設施總投資10800萬元,完成了遊客服務中心、主入口大門、科普長廊、市民廣場、生態停車場、景觀廁所、沿湖景觀路、木棧道、景觀橋、荷花池、觀魚池、月季園等基礎服務設施建設;濕地保護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完成了取締磁選船53艘、挖沙船26艘、采砂船136艘、砂場89處、畜禽養殖點16處、餐飲餐點25家、切割大小船隻21艘、養魚網箱36箱、圍網養殖16處、向白龜湖投放魚苗1700萬尾、植被恢復面積達4650畝。經過6年的建設,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已經成為集濕地生態系統健康完整、景觀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優美、科普宣教設施完善、休閒娛樂條件優越、文化底蘊深厚為一體的綜合性濕地公園。[1]
參考文獻
- ↑ 平頂山人的大水缸——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搜狐網,2018-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