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金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金鎧(1925年- 2009年),遼寧省東港市人,中國近現代真菌學家和植物病理學家。1948年7月畢業於長春大學農學系。是中國公認的玉米病害專家和腔孢菌分類專家,在玉米、高粱、大豆等病害研究和霜黴菌、黑粉菌、腔孢菌等真菌分類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科學家(Scientist):對真實自然及未知生命環境、現象及其相關現象統一性的客觀數字化重現與認識、探索、實踐的人士[1]。如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波蘭物理學家居里夫人,美籍科學家愛因斯坦,黑洞[2]之王霍金等。

學術貢獻

白金鎧對真菌學有着特殊的愛好,上大學時就開始真菌分類研究。1957年,他發表了第一篇研究論文——「中國東北霜黴菌」,報道了中國霜黴菌6屬31種,其中新種1個,國內新記錄種11個。該論文在學術界得到了廣泛的好評,後來被國內外許多.真菌學和植物病理學學者所引用,被認為是霜黴菌研究的經典論作。

白金鎧對真菌分類研究的範圍是廣泛的,涉及到霜黴菌、黑粉菌、鏽菌、絲孢菌以及腔孢菌。在60年代,他同戚佩坤、朱桂香等經10餘年的時間,踏遍吉林省平原山川,採集鑑定了大量的植物真菌病害標本,編著了《吉林省栽培植物真菌病害志》。書中系統地描述了2000餘種真菌病害,並繪有病原形態圖。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植物真菌病害專著,成為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參考書。

在1984年白金鎧調入瀋陽農學院後,主要從事球殼孢目真菌的分類研究,特別是對莖點霉(Phoma)、葉點霉(Phyllosticta)、殼二孢(Ascochyta)、殼針孢(Septoria)等大屬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分類研究。這幾個屬在分類上具有重要位置和意義,尤其莖點霉和葉點霉是世界性分類難題。以往兩屬劃分是以寄生部位的不同做為標準,但現代分類觀點又注重分生孢子產生方式,有的文獻將孢子有無附屬物作為分屬的標準,在應用上這兩個屬難於確定分類地位。白金鎧一直重視半知菌的產孢方式和個體發育,認為半知菌分生孢子形態多樣,過去的Saccardo分類系統未免缺乏進化觀點;分生孢子的個體發育方式常是穩定的,體現了真菌的進化觀點,作為屬級分類標準是可靠的。在莖點霉等屬分類上,他主張以分生孢子個體發育方式為基礎,結合真菌的形態特徵與寄主植物分類地位,在一定範圍內劃分大種,不主張設立變種。目前在白金鎧的主持下,歷經10年研究已完成了中國第一部關於莖點霉等屬的球殼孢目真菌志的編撰工作。

除霜黴菌和半知菌外,白金鎧還研究過鏽菌和黑粉菌的分類。正是在這些領域,他培養了多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白金鎧主張真菌分類的研究不能只是為了純粹的分類,而應與實際應用相結合。他認為植物病害診斷鑑定是植物病害研究及防治的基礎,而一種植物病原真菌的名字是打開有關該菌研究資料的鑰匙,因此研究植物病害要求其名字必須準確,否則研究工作難於進行。植物病原物的鑑定要求細緻耐心,能抓住關鍵形態特徵。生物界中各種生物形態特徵並非完全為兩個極端,也存在一些中間類型,其形態特徵容易模糊,故掌握可靠的分類標準十分重要。他有一句至理名言:「顯微鏡下人人平等」。認識就是認識,不認識就是不認識。只有過硬的功夫才能使你從不認識到認識。正是靠這種過硬的功夫,他解決了無數實踐中的難題。如一名博士研究生進行細辛葉枯病病原菌鑑定時遇到了很少見的菌刺孢屬(Mycocentrospora),其形態特徵與尾孢屬(Cercospora)相象,若不掌握住分生孢子基部的附屬絲作為分類關鍵,是難於將兩屬劃分開的。確定病原後,該研究生順利地進行了論文研究。

白金鎧也十分注重真菌資源調查工作。鑑於新中國成立前中國真菌資源的系統調查多為外國人所為,大量的真菌標本仍保存在國外的標本館中,所以他每到一處都廣泛收集真菌標本。1983 年到美國考察,1993年到台灣進行學術訪問期間,他也採集植物真菌病害標本。目前在瀋陽農業大學真菌標本館,已收藏整理了上萬號標本,為瀋陽農業大學的真菌學研究奠定了雄厚基礎。

視頻

白金鎧 相關視頻

美國真菌學家保羅·史塔曼茲研究雲芝治療乳腺癌
世界名人史: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平凡的一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