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背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背鷚
Pechora Pipit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geograph
Mike Pennington 拍攝Borit,Pakistan

基本資料

學名     Anthus gustavi

目/科/屬  雀形/鶺鴒/鷚

遷徏狀態   過境鳥/台灣

普遍性    稀有

體長/體重  14-15cm/19-26g

別名:北鷚,雌雄同型。虹膜暗褐色。下嘴粉褐、上嘴及嘴先黑褐色。腳粉紅色。

  • 成鳥:
  1. 頭上至後頸淡褐具明顯黑細縱紋,眉線及細眼圈白,眼先黑褐,耳羽褐色,頰及喉黃白,有黑色顎線。
  2. 體背暗褐具黑軸斑,兩側各具有2條明顯白粗縱紋;翼黑褐具淡色羽緣,有2條明顯白色翼帶。
  3. 腰及尾上覆羽具黑軸斑,尾羽為暗褐色、外側有2枚尾羽白色。
  4. 胸及脇淡黃褐具黑褐色縱斑,腹及尾下覆羽白色。
  5. 停棲時,初級飛羽凸出三級飛羽甚明顯。

棲地&習性

繁殖棲息地包括在濃密的苔原濕地,沼澤,河灘,灌木叢及水田植被地帶。

單獨或小群於地面行走覓食,性隱密,喜於於矮枝葉穿梭覓食,主要以昆蟲為主食,包括蜻蜓(Odonata),膜翅目甲蟲(Coleoptera),(Diptera,尤其是Tipulidae家族)。

繁殖期

6月下旬至7月在西伯利亞;大概是單親的。一夫一妻制.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飛行中多會唱歌,似輕柔「唧、唧」聲。

分佈

亞種和分佈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Pechora pipit, 白背鷚, 北鷚
白背鷚, 北鷚, Pechora pipit

參考文獻

  1. pechora pipit,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