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洋淀讀荷(馮新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洋淀讀荷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白洋淀讀荷》中國當代作家馮新生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白洋淀讀荷

炎夏,人們紛紛近水而樂,試圖從波光瀲灩間尋覓一絲清潤。你也如是。近年,每每臨近農曆六月中,你便來到河北安新縣白洋淀,以觀荷名義,體味酷熱中的清麗之美。

啟明星初現,你拉開窗紗揮別酣夢,去白洋淀賞荷,像是去猜度一首飽含禪思的朦朧詩。攏紗般的晨嵐,在通往碼頭的觀景大道上緩緩游移,讓你有踏霧登雲之感。縈迴於池塘之上的鳥兒啾啾對語,棲身在高柳上的蟬吟聲韻悠長。一切都是那麼恬靜、那麼淡然,特別是水中的荷花,在夢幻似的流波中搖曳,讓你看不清圓葉的綠、嬌瓣的紅,惟有若即若離的縷縷清香向你飄來……一切一切都任你遐想、任你感悟,《愛蓮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含義,此時此刻被大自然詮釋的淋漓盡致。

在淡淡晨霧中「讀荷」,沒有圍觀、沒有旁議、沒有解說、沒有提示,更沒有嘲諷……只需靜觀遙想,便會讓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縈繞於散履之間。你由此認定,唐代七絕聖手那首《採蓮曲》是在晨霧賞荷時所寫,否則不會吟出「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坐在遊船碼頭的「北地西湖」竹廊,感受幾縷杭城氣韻。人們談及荷花,常會想到江南,想起江南美荷,又自然會提到西湖之畔那首膾炙人口的詠荷詩。你遙望迷離在晨霧中、色彩斑駁的荷花群,憶起初識白洋淀的情景。那天黃昏,驟雨初歇,縣委宣傳部領導聽說你來到白洋淀之畔,派人駕快艇、披彩虹,來到北京作協筆會所在地——任丘市一家度假村。接你登艇之後,一路劈波斬浪,來到安新縣城一家老字號飯莊,與宣傳部領導、旅遊局領導舉杯暢敘。當時,也是荷花盛開之時,談及古詩詞,話題便轉向南宋楊萬里。於是,你侃侃而談《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的創作背景,與幾位文學愛好者拉近了距離……

800餘年前,盛夏,也是踏晨霧、看名荷的時段。拂曉便入寺散步的楊萬里,在西湖之畔的長亭送友。送別之人是直閣秘書林子方。(為皇帝草擬詔書的秘書) 這位被升任福州、

擔任地方長官的年輕人心高氣爽、喜於言表。而深諳官場險惡的楊萬里則不這麼想,在送別詩中,以隱喻筆法,勸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詩中「畢竟西湖六月中」。指的是林子方所在位置與「炙熱」程度。西湖,位於南宋首都臨安。楊萬里在提示好友,在天子身邊炙手可熱。西湖的「荷花」,畢竟「風光不與四時同」,強於到小城市當市長。

「接天蓮葉無窮碧」,「接天」中的「天」指的是天子。詩人很想告訴好友,在西湖(天子身邊)即便是普通的荷葉,也接着天,不同尋常,大多都會「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日」,自然是皇帝。身為林子方上級兼好友的楊萬里以詩歌為形式,苦苦勸着,一再提示,說天子身邊的秘書,周圍官員,連「紅」都是別樣的「紅」,遠勝於「放外任」。然而,林子方絲毫沒有細品詩的含義,竟然以點讚對之。

你認定,那天清晨,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楊大官人,與好友揮別後,飲了不少酒。

農曆六月的白洋淀,映日的荷花的確是別樣紅。或乘畫舫、或乘漁舟、或乘快艇、或乘竹筏……以逍遙姿態漂泊於星羅棋布的「淀泊」里,除了感受瀲灩千里、漁舟放歌之外,過眼的漁村、驚起的孤鶩,特別是仰觀藍天白雲、平視綠葦紅蓮……讓你充分體味到天然畫卷如此奇美,華北明珠不虛此名!

你端詳那一片片圓潤、伸展、挺立、碧綠的荷葉,認定那是映襯朵朵嬌瓣的不二標配。青少年時,你曾一度徜徉在武林。大成拳拳譜上那句「松風水月,未能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融入方其朗潤。蓮出綠水,飛塵不能染其葉」。由此,讓你對荷葉產生一種特有的愛慕。眼前這一片如傘如蓋、流動着晶瑩水珠的荷葉,再次讓你心潮如涌。

在這片開放性5A級旅遊景區觀荷,自然首選荷花大觀園。船泊岸、人登島,走入大觀園,已是紅日中天。沿岸柳一路緩行,但見「淀中島、島中湖」之內,一片片紅荷酣暢綻放、粉嫩醉人。小橋之下,睡蓮靜美;亭台之間,王蓮貴氣。縷縷清香沁人心脾、依依荷影引動詩情。一泓碧波中,四面觀音雕像垂目而立,一曲多心經彌散開來,讓你倏然感悟:荷香之境、空靈之音的博大深沉,豈是文字、語言、表情、動態可以概括!

面對滿目荷香,你腦際忽然掠過兩位歷史人物。那是《金史》記載的金章宗完顏璟與元妃李師兒。你依稀記得,一日暴雨如注,因為沒帶雨具,你滯留在北京「雕刻時光」書屋。於是,你毫無目的地翻閱史書,無意間「邂逅」金章宗完顏璟。古今很多文人墨客在議論這位既多情又多才的皇帝時,總把他與宋徽宗聯繫到一起,甚至說完顏璟是宋徽宗趙佶的「轉世靈童」。這也難怪,宋徽宗與完顏璟都酷愛書法與收藏。前者迷戀才女李師師;後者寵幸美女李師兒。生長在今日安新縣一帶的李師兒喜愛荷花,即便到了京城,依然念念不忘。那日,李師兒吟誦完顏璟創作的「蝶戀花」之後,翩然起舞、姿態優美。完顏璟問起舞蹈的名稱,李師兒說,這是家鄉的荷花舞。一瞬間,情種完顏璟便把元妃李師兒的體香與荷香想到一起,同時,也了解到寵妃思鄉之情。不久,這位風流帝在巡幸李師兒家鄉之時,把那座小城拓建為方圓九里、城高三丈、闊九尺、池深一丈的州治,並把它改名為渥城。(現今安新縣城)在東城建起梳妝樓,西城築造觀蓮台。在觀蓮台一側,挖了荷花池。由此,這裡的荷花便生根發芽、漸漸成為一景……

近年來,這裡以荷文化交流的名義,聚集了全國千餘種名荷供人觀賞。此後,參展的珍稀荷種在此落戶、日漸增多,逐漸向京城延展。君不見,北京的圓明園、北海公園、蓮花池、稻香湖景……不僅展現白洋淀漁舟特有的雙棹,更有白洋淀名荷的多姿多彩。

明月初上,白洋淀荷花在夜景中十分炫目。或隨摯友、或伴親朋、或攜情侶、或約同仁……休閒者登舟入淀、體驗夜遊,把形態各異、色彩繽紛的小荷燈輕放在水面,隨着彩燈的漸行漸遠,把祝福帶向遠方。

荷燈輕移飄浮,到目力所及之處,便成為輝映淀泊的點點彩星。此時,萬畝名荷倘若入夢,也會有璀璨感和輕靈感吧?

從夜碼頭歸來,幾位文友執意要小酌暢敘。於是,水畔小樓,波光靚影、夜風習習、知己把酒,古今評說、佳句迭出。讓你拍案驚奇的是,佐酒的小菜,依然與荷相關,一盤涼拌荷芽、一份糖酥荷花、一份冰糖蓮子、一份魚香藕合……你似乎看到,春光下的「小荷初露尖尖角」,夏雨後的「映日荷花別樣紅」,秋風下的「採蓮情歌隨漁火」,冬雪後的「肥藕如舟泊寒江」。多情的葉、花、根莖!與人們親近的名荷!展現嬌柔清麗之後,竟然也能可成為美味兒,引發人們浮想聯翩。

我在想,白洋淀觀荷,在「近賞」之餘,是不是還應該駐足思遠?[1]

作者簡介

馮新生(心聲):北京作家協會會員、新聞媒體記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