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山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白山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成立於1991年3月4日,位於白山市雷鋒小學,傳承民間文藝、收集並出版民間故事[1]、創新民間工藝、弘揚民族文化。

相關資訊

瑪虎戲:長白山民間戲劇藝術「活化石」

瑪虎古戲,滿語「瑪虎朱赤溫」,是滿族民間以祭神歌舞為主要表演形式的傳統戲劇。戲劇中的神靈都是以佩戴「假面」出現,即滿語的「瑪虎」,漢譯「面具」。瑪虎古戲的劇情,多以會晤神靈、娛樂神靈、酬謝神靈從而為人類祈福納吉的特定故事情節而設定,帶有古代巫舞、薩滿神舞的鮮明色彩,戲中的「莽式舞」,也反映出滿族及其先民生產勞動的歡樂場景。這種久已失傳的滿族民間藝術表演形式,被人們稱為帶有遠古文化痕跡的「戲劇活化石」。

戲——《字源》中對「戲」(從虎、豆、戈)會意:祭祀或大宴時,有人帶着虎面具,持戈舞蹈。可見瑪虎戲的源頭。《尚書 舜典》「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擊打樂器石琴,帶着禽獸面具跳舞的場景。瑪虎戲的起源,也是從遠古的祭神儀式開始的。根據部落的需要,以歌舞娛神,禳災祈福,祝禱豐收。漢代表演的劇目《東海黃公》有帶着白虎面具的演員;唐代有大面戲,《蘭陵王》就是代表作。隋唐時期的「渤海樂」,「靺鞨舞」,金代的「馬克辛舞」、清代的蟒式舞、揚烈舞等。

民謠:「先蓋廟,後唱戲,錢莊當鋪開滿地;請鏢局,插黃旗,大個元寶拉回去。」這說明,蓋廟唱戲,已成為東北商人開拓財源的重要手段,也可以看出演藝行業的興盛。瑪虎古戲的最大特點是,劇中人物大多戴「面具」,說唱帶歌舞,演出形式活潑。劇情中的神靈魔怪,都是依靠面具彰顯其性格本質,進而突出戲劇衝突,強化人物個性。在祭神歌舞中,一些躲藏在「面具」背後的神靈,往往荒誕不經、痴迷狂舞,與薩滿祭祀的「出神」一般無二。這些都反映出滿族先民強烈的情感,即把個人的思想、信仰和家族的命運、前途,都付諸於諸神靈的佑護。作為一種歌舞戲劇的道具,通過面具的「隔離」,婉轉地到達「不隔」的意境,這是瑪虎戲面具演繹的要義。同時,這些面具所代表的自然界神靈,大多都是滿洲部族祭祀的對象,故而戲劇演出帶有薩滿祭祀活動的明顯痕跡,也是順其自然的民俗文化現象,但其中人格化、情感化的直觀表現,不同色彩象徵的真善美、假惡丑的內涵差異,是值得當代人所稱道、所繼承的。

瑪虎古戲曾廣為流傳於東北滿族聚居地,常在拜神、祭祖、年節、慶生時表演,並具有強烈的娛樂功能。瑪虎戲班子走進鄉鎮村屯,無論室內、庭院、街路、戲台都能演出,演出時間可長可短,有的戲班子還中間穿插各種雜耍表演,如撈油鍋、砸磨盤、過火坑、上刀梯等。這些好看的雜劇元素,常常讓觀眾頻頻稱奇。作為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戲劇,融匯薩滿神功、神術、神面、神歌、神舞多種表現形式,並融入了武功、舞蹈、喜劇以及雜耍的技藝,故而,無論視覺效果,還是表現形式,都具有賞心悅目的心態觀感和引人入勝的視聽效果。可以說,滿族民間遺存的瑪虎戲,是繼「二人轉」之後又一個東北文化現象,具有自然性、原生態的傳統民俗文化[2]特徵,是真正紮根於黑土地的東北非物質文化遺產,盛開在東北亞絲路上的絢麗花朵。同時,作為長白山原生態民間藝術的代表之一,瑪虎戲不僅形式多樣內蘊豐富,並且具有獨特的地域風格和藝術魅力,有望成為傳遞「文化話語」促進東北亞各國民間交往的一張珍貴名片。

隨着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傳統戲劇必須根據時代要求,服務大眾,更新劇本內容,剔除糟粕,轉換演繹形式,豐富藝術內涵,打造文化品牌。毋庸置疑,瑪虎古戲的內容是龐雜的、歷史是悠久的、傳承是有序的。發展至今主要傳承人有多爾泰、張福來、傅英仁等滿族文化代表性人物。

視頻

白山市民間文藝家協會 相關視頻

傳統戲劇楚劇《秦雪梅》選段
中國傳統戲劇崑劇《玉簪記》

參考文獻

  1. 【薦讀】民間小故事 ,搜狐,2019-02-17
  2. 中華傳統民俗文化傳承 ,搜狐,20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