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登兗州城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登兗州城樓》
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

《登兗州城樓》是唐代詩人杜甫早期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登兗州城樓這首詩和《望岳》同是第一次游齊趙時所作,約作於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作者當時到兗州省視父親而登詠兗州南樓。

首聯二句點出登樓。頷聯兩句寫登樓縱目所見遠景。頸聯兩句寫登樓縱目時所見古蹟。尾聯二句總結,古意承上兩句來,臨眺與上縱目照應。憑高杯古,不免躊躇惆悵。因結構謹嚴,格律工穩,故前人多取以為式。

作品原文

《登兗州城樓》[1]

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

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餘。

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

詞句注釋

⑴兗州:唐代州名,在今山東省。杜甫父親杜閒任兗州司馬。邵註:兗州,魯所都,漢以封共王余。《唐書》:兗州,魯郡,屬河南道。顧宸註:兗州,隋改為魯郡,唐初復曰兗州,後又改魯郡。仇兆鰲按:唐之兗州治瑕丘縣,即今之嵫陽縣也。

⑵東郡趨庭:到兗州看望父親。《前漢志》:東郡,秦置,屬兗州。隋孫萬壽詩:「趨庭尊教義。」蔡夢弼曰:公父閒嘗為兗州司馬,公時省侍,故有「趨庭」句。

⑶初:初次。《晉書·庾亮傳》:「乘秋夜往,共登南樓。」此借用其字。張鏡《觀象賦》:「爾乃縱目遠覽,傍通四維。」

⑷海岱:東海、泰山。古詩:「浮雲蔽白日。」海岱青徐,與兗州接壤。《禹貢》:「海岱惟青州。」

⑸入:是一直伸展到的意思。青徐:青州、徐州。鮑照詩:「平野起秋塵。」《海賦》:「西薄青徐。」《唐書》:青州北海郡、徐州彭城郡,俱屬河南道。

⑹秦碑:秦始皇命人所記得的歌頌他功德的石碑。唐太宗《小山賦》:「寸中孤嶂連還斷。」《秦本紀》:「始皇二十八年,東行郡縣,上鄒峰山,刻石頌秦德。」

⑺魯殿:漢時魯恭王在曲阜城修的靈光殿。餘:殘餘。謝玄暉詩:「荒城迥易陰。」徐摛詩:「列楹登魯殿。」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殿本景帝子魯共王所立。」《後漢書注》:殿在兗州曲阜縣城中。

⑻古意:傷古的意緒。《史記·龜策傳》:「所從來久矣。」隋李密詩:「悵然懷古意。」

⑼躊躇:猶豫。沈約詩:「臨眺殊復奇。」《莊子》:「聖人躊躇以興事。」薛君曰:「躊躇,躑躅也。」《玉篇》:「猶豫也。」黃生曰:前半登樓之景,後半懷古之情,其驅使名勝古蹟,能作第一種語。此與《岳陽樓》詩,並足凌轢千古。

白話譯文

我在來到兗州看望我父親的日子裡,初次登上城樓放眼遠眺,飄浮的白雲連接着東海和泰山,一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這裡,魯恭王修的靈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蕪的城池。我從來就有懷古傷感之情,在城樓上遠眺,獨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作品鑑賞==首聯點出登樓的緣由和時間。「東郡」,在漢代是兗州所轄九郡之一。「趨庭」用《論語·季氏》孔丘的兒子「鯉趨而過庭」的故事,指明是因探親來到兗州,藉此機會登城樓「縱目」觀賞。「初」字確指這是首次登樓。

頷聯寫「縱目」所見形勢。「海」指渤海,「岱」指泰山,都在青州境。兗、青、徐等州均在山東、江蘇一帶。「浮雲」、「平野」四字,用烘托法表現兗與鄰州都位於遼闊平野之中,浮雲籠罩,難以分辨。「連」「入」二字從地理角度加以定向,兗州往東與海「連」接,往西伸「入」楚地。不但壯觀,且傳神。

頸聯寫縱目所見勝跡,並引起懷古之情。「孤嶂」指今山東鄒縣東南的嶧山。「秦碑」,指秦始皇登嶧山時臣下「頌」德的石刻。「在」指尚在。「荒城」指曲阜。「魯殿」,指縣東二里的漢景帝子魯恭王所建魯靈光殿,「余」指殘存。「在」、「余」二字從歷史角度進行選點,秦碑、魯殿在「孤嶂」、「荒城」中經受歷史長河之沖刷,一存一殘,箇中原因是很能引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反思的。

尾聯是全詩的總結。「從來」意為向來如此。「古意」承頸聯「秦碑」來。「多」說明深廣。它包含兩層意思。其一詩人自指,意為詩人向來懷古情深,其一指兗州,是說早在東漢開始兗州建置前,它就以古蹟眾多聞名。這就是杜甫登樓遠眺,會生起懷古情思的原因。「臨眺」與頷聯「縱目」相照應。「躊躇」,徘徊。「獨」字很能表現杜甫不忍離去時的「獨」特感受。前人解釋:「曰『從來』則平昔懷抱可知;曰『獨』則登樓者未必皆知」。(趙汸)很能道出尾聯的深沉含意。此詩是杜甫二十九歲時作,是杜甫現存最早的一首五律詩。此詩已初次顯露出他的藝術才華。明代李夢陽把「迭景者意必二」作為「律詩三昧」之一。

此詩雖屬旅遊題材,但詩人從縱橫兩方面,即地理和歷史的角度,分別進行觀覽與思考,從而表達出登樓臨眺時觸動的個人感受,是頗具特色的。詩人一方面廣覽祖國的山海壯觀,一方面回顧前朝的歷史勝跡,而更多的是由臨眺而勾引起的懷「古」意識。在藝術上此詩一、二、三聯均運用了工整的對句。「 東郡」、「南樓」,「趨庭」、「縱目」,「浮雲」、「平野」,「海岱」、「青徐」,「孤嶂」、「荒城」,「秦碑」、「魯殿」,都是實寫。尾聯才由「臨眺」引出思「古」之「意」,則帶有虛寫的意味。而二、三聯「連」、「入」、「在」、「余」四字,通過對仗,將海岱連接,平野延伸,秦碑雖存,魯殿已殘等自然景觀與歷史勝跡,在動態中分別表現出來。尾聯「多」、「獨」二字尤能傳達作者深沉歷史反思與個人獨特感受。無怪乎葉石林評論說:「詩人以一字為工」,「惟老杜變化開闔,出奇無窮」。

名家點評

趙汸:公祖審言《登襄陽城》詩云:「旅客三秋至,層城四望開。楚山橫地出,漢水接天回。冠蓋非新里,章華只舊台。習池風景異,歸路滿塵埃。」公此詩實本於其祖。

趙汸:三四宏闊,俯仰千里。五六微婉,上下千年。曰「從來」則平昔懷抱可知。曰「獨」則登樓者未必皆知。

趙汸:「孤嶂」、「荒城」一聯感慨深矣。時方承平,故雖哀而不傷。

張綎註:凡詩體欲其宏,而思欲其密。廣大精微,此詩兼之矣。考公作此詩時,年甫十五,而所作已如此,其得之天者,良不偶也。

胡應麟:五言律體,肇自齊梁,而極盛於唐。要其大端,亦有二格。陳、杜、沈、宋,典麗精工,王、孟、儲、韋,清空閒遠。此其概也。然右丞贈送諸什,往往闌入高、岑。鹿門、蘇州,雖自成趣,終非大手。太白風華逸宕,特過諸人,而後之學者,才非天仙,多流率易。唯工部諸作,氣象嵬峨,規模宏遠,當其神來境詣,錯綜幻化,不可端倪,千古以還,一人而已。又曰:宏大則「昔聞洞庭水」,富麗則「花隱掖垣暮」,感慨則「東郡趨庭日」,幽野則「林風纖月落」,餞送則「冠冕通南極」,投贈則「斧鉞下青冥」,追憶則「洞房環佩冷」,吊哭則「他鄉復行役」等,皆神化所至,不似人間來者。又曰:作詩不過情景二端,如五言律體,前起後結,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唐初多以首二句言景對起,止結二句言情,雖豐碩,往往失之繁雜,唐晚則第三四句多作一串,雖流動,往往失之輕儇,俱非正體。惟沈、宋、李,王諸子,格調莊嚴,氣象閎麗,最為可法。第中四句大率言景,不善學者湊砌堆疊,多無足觀。老杜諸篇,雖中聯言景不少,大率以情間之。故習杜者,句語或有枯燥之嫌,而體裁絕無靡冗之病。此初學入門第一義,不可不知。若老手大筆,則情景混融,錯綜惟意,又不可專泥此論。

李夢陽:疊景者意必二,闊大者半必細,此最律詩三昧。如「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余」,前景寓目,後景感懷也。如「詔從三殿去,碑到百蠻開,野館濃花發,春帆細雨來」,前半闊大,後半工細也。唐法律甚嚴惟杜,變化莫測亦惟杜。

楊士弘:律詩破題,或對景興起,或比物起,或引事起,或就題起,要突兀高遠,如狂風卷浪,勢欲滔天,領聯,或寫意,或寫景,或敘事,或引證,此聯要接破題,如驪龍之珠,抱而不脫。頸聯,或寫意,或寫景,或敘事,或引證,與前聯之意,相應相避,引聯要有變化,如疾雷破山,觀者驚愕。結句,或就題結,或開一步,或繳前聯之意,或用事,必放一步作散場,如剡溪之掉,自去自回,言有盡而意無窮。

周珽:古雄而渾,律精而微。四傑律詩,多以古脈行之,故才氣雖高,風華未爛。陳、杜、沈、宋起,而吞吐含芳,安詳合度,亭亭整整,喁喁吁吁,覺其句自能言,字自能語,品之所以為美。漸至開元、天寶,李、杜群賢迭興,國脈既昌,文運正盛,洋洋乎一朝聲律,頓成盡善。自大曆諸家,以及貞元學者,雖多合作,不無少變。元和以後,風氣漸衰,聲格浸降,要亦世運使然耳。

周弼:五言律有四實,謂中四句皆景物而實。開元、大曆多此體,華麗典重之間,有雍容寬厚之態,此其妙也。稍變,然後入於虛,間以情思,故此體當為眾體之首。昧者則堆積窒塞,寡於意味矣。四虛者,謂中四句皆情思而虛也。不以虛為虛,以實為虛,自首至尾,如行雲流水,此其難也。元和以後,用此體者,骨格雖存,氣象頓殊。向後則偏於枯瘠,流於輕餒,不足采矣。又前聯情而虛,後聯景而實。實則氣勢雄健,虛則態度諧婉,輕前重後,酌量適均,無窒塞輕餒之患。若前聯景而實,後聯情而虛,前重後輕,多流於弱。蓋發興盡,則難於繼矣。

方回:此詩中兩聯似皆言景,然後聯感慨,言秦、魯俱亡,以「古意」二字結之,即東坡用《蘭亭》意也。

劉云:俯仰感慨語,何地無之(「浮雲」二句下)。

趙子常:曰「從來」則平昔抱懷可見,曰「獨」則同登樓者未必知之。

高棅:三、四氣象宏闊,俯仰千里;五、六淒婉,上下千年,良為慨嘆。秦王好大喜功,魯恭好宮室,言之以諷,可謂哀而不傷矣。公詩實出其祖審言《登襄陽城》,氣魄相似。

黃生:前半,登樓之景;後半,懷古之情。共驅使名勝古蹟,能作第一種語。此與《岳陽樓》詩,並足凌轢干古。

黃生:凡起調高則收處宜平落以遺其聲;起調平則收處宜振起以激其響。七句「從來」二字是振起之法也。碑已不在,殿已無餘,此臨眺時所以懷古情深也。本不在,言「在」;本無餘,而說有「余」,此詩家之妙旨;言「在」,而實不在;言「余」,而實無餘。此讀者之善會。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着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

天寶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個河西尉這種小官,但杜甫不願意任此「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的官職,朝廷就將之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低階官職,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長安也十年有餘,為生計而接受了這所學無用之職。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剛剛進到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小兒子餓死了。就長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見聞,寫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視頻

詩聖杜甫的故事

詩聖杜甫(上)

參考資料

  1. 《登兗州城樓》 詩詞古文網;
  2. 杜甫簡介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