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瘤菅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瘤菅

拉丁學名:Themeda anathera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屬:菅屬

種:瘤菅

分布區域:中國西藏尼泊爾

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

瘤菅(學名:Themeda anathera),為禾本科菅屬下的一個種。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根莖。稈纖細,叢生,基部常膝曲,高30-120厘米。廣泛分布於中國西藏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亦有分布。 [1]

目錄

瘤菅形態特徵

瘤菅為禾本科、菅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根莖。稈纖細,叢生,基部常膝曲,高30-120厘米。葉鞘疏鬆抱稈,光滑無毛或上部疏生瘤基毛;

葉舌膜質,頂端不整齊撕裂,裂齒端具刺毛;葉片扁平,線形,長4-20厘米,寬2-4毫米,基部稍收狹,頂端5-10厘米,每節着生1-2托以舟形佛焰苞的總狀花序,節部着生葉狀佛焰苞,鞘部稍膨大,舟狀,光滑無毛,頂端殘存退化葉片,披針形,兩面被瘤基毛。

總狀花序長約1厘米,其下舟狀佛焰苞長1-1.5厘米,紅褐色,無毛,花序柄纖細,常彎曲,無毛。總狀花序常由9小穗組成,基部總苞狀小穗對着生於不同水平面,每對中1具短柄,另1幾無柄;

同為披針形,雄性或中性;第一穎披針形,長5-8毫米,背部密生瘤基長毛,第二穎較第一穎短狹,近膜質,稃膜質;雄蕊3-0;上部2節為頂生3生小穗和1異性對。

無柄小穗長圓形,長5-7毫米,背部稍壓扁,第一穎被瘤基長毛,第二穎稍短於第一穎,無毛;第二外稃狹披針形,透明膜質,頂端具長1厘米左右的短芒;鱗被2,細小;

雄蕊3;花柱分離,自小穗近中部伸出;柱頭帚狀.有柄小穗形似總苞狀小穗,長6-8毫米,第一穎背部亦被瘤基長毛。花果期8-10月。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物種信息)

瘤菅生長環境

瘤菅生長於海拔1 500-3 000米的山坡林下、灌叢中。

瘤菅分布範圍

瘤菅產於中國西藏;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亦有分布。

標本鑑定信息

學名 Themeda anathera (Nees ex Steud.) Hack. 中文名 瘤菅 鑑定人 鑑定時間

採集信息

採集人 Zuayat. 採集號 20362 採集時間 1996-08- 採集地 中國

海拔 生境 習性 物候期 無花無果

參考來源

  1. 瘤菅,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