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疾戰》出自中國古代的一部著名兵書六韜》卷四《虎韜》。

目錄

提示

本篇論述了突圍作戰的方法。當部隊被敵人包圍,與前後左右的聯繫被切斷、糧道被阻絕而成為「困兵」時,在作戰指導上,首先應以最快的速度突圍,迅速擺脫不利處境,所謂「暴用之則勝,徐用之則敗」。其次是在突圍過程中,先以車騎擾146亂敵人,繼用主力實行中央突破,即可達到突圍目的。最後,突出敵人包圍圈後,對尾追之敵,要設伏加以圍殲。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敵人圍我,斷我前後,絕我糧道,為之奈何?」

太公曰:「此天下之困兵也。暴用之則勝,徐用之則敗。如此者,為四武沖陳,以武車驍騎,驚亂其軍,而疾擊之,可以橫行。」

武王曰:「若已出圍地,欲因以為勝,為之奈何?」太公曰:「左軍疾左,右軍疾右,無與敵人爭道。中軍迭前迭後,敵人員眾,其將可走。」

譯文

武王問太公道:「如果敵人從四面包圍了我軍,切斷我軍與外界的聯繫,斷絕我軍的糧道,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辦?」太公答道:「這是天下處境最困難的軍隊。在這種情況下,急速突圍就能勝利,行動遲疑就會失敗。突圍的方法是,把部隊布成四面都有警戒的「四武沖陣」戰鬥隊形,使用強大的戰車和驍勇的騎兵,打擊震駭敵軍,使其陷入混亂,然後迅速突擊,這樣就可以橫行無阻地突圍出去了。」

武王問:「如果我軍已成功地突出重圍,還想乘勢擊敗敵軍,又該怎麼辦呢?」

太公答道:「應該以我左軍迅速向敵左翼發起攻擊,以我右軍迅速向敵右翼發起攻擊,不要和敵人爭奪道路以免分散兵力,同時以我中軍向敵輪番突擊,或擊其前,或抄其後。這樣,敵軍雖多,也能將其打敗。」

作品介紹

《六韜》是一部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六韜》通過周文王、周武王與姜太公呂望對話的形式,論述治國、治軍和指導戰爭的理論、原則,對後代的軍事思想影響很大,被譽為是兵家權謀類的始祖,共分六卷。

宋神宗元豐年間,《六韜》被列為《武經七書[1]之一,為武學必讀之書。《六韜》在16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現今已翻譯成英語、法語等多種文字。

《六韜》中的《虎韜》(日本作:「虎之卷」),在日本成為「成功之路必讀之書」的同義詞[2]

視頻

疾戰 相關視頻

六韜
六韜兵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