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疫苗輪到我打了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疫苗輪到我打了嗎?

在6月20日之前台灣陸續到貨的疫苗共235萬劑,扣除已施打144萬劑,剩餘91萬劑,今天美國的250萬劑疫苗到貨,但台灣自己採購2000萬劑,只到貨百萬。目前可用疫苗增至341萬劑,怎麼打?哪些人可以打?全民關心,陳時中表示,將再依接種計劃開放接種對象。[1]

274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第一階段分配事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表示,目前進口國內之274萬劑莫德納(Moderna) COVID-19疫苗將陸續完成檢驗封緘,預計於今(2021)年7月1日起,陸續配送至地方政府衛生局及指定醫療院所,並開放第一類至第八類對象接種。第一階段預計分配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約106萬劑,分兩梯次配送,第一梯次配送約64.3萬劑,預計於7月1日陸續配達,第二梯次配送約41.8萬劑,預計7月8日陸續配達(如附件)。

指揮中心指出,第一階段疫苗各地方政府分配數量係以下列原則核估,並將依各地方政府衛生局規劃,配送至衛生局或其指定醫療院所:

一、各縣市第五類「居家式和社區式長照機構及身障服務照服員及服務對象」中,尚未接種疫苗之64歲以下與75歲以上服務對象及所有照服員人數總計之6成。

二、各縣市第五類「其他機構(含矯正機關工作人員)」尚未接種人數。

三、各縣市莫德納(Moderna)COVID-19疫苗已分配數。

四、各縣市65-74歲長者30%人口數。

另第二階段各地方政府分配數量則以65-74歲長者20%人口數所需疫苗數量核估,將視第一階段疫苗接種情形配發。

指揮中心表示,第一階段配送之莫德納(Moderna) COVID-19疫苗為美國提供之250萬劑其中一部分,將以2-8℃溫層配送,其包裝為每瓶14劑,10瓶一盒,接種單位可針對當日最後一瓶疫苗開瓶的剩餘劑,規劃候補名單機制,有效利用COVID-19疫苗。

指揮中心提醒,為確保疫苗接種安全,建議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的民眾,接種後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一般民眾則建議至少留觀15分鐘,並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以利即時處置該類急性過敏反應。

指揮中心強調,依據各國疫苗上市後的安全性監測,曾有報告極少數年輕族群在接種mRNA 疫苗後發生心肌炎等不良反應事件,大多發生在接種後數天內,請民眾在接種mRNA 疫苗後如出現胸痛、喘或心悸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2][3]

第3批自購莫德納疫苗抵台

第3批台灣自購的莫德納疫苗今天(6月30日)抵台,食藥署指出,這批疫苗共41萬400劑,抵台後已完成冷鏈查核與抽樣,將帶回實驗室進行9項檢驗,最快7月7日可檢驗完畢核發封緘證明書。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劃,疫苗抵台完成通關程序後,將直接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檢驗封緘作業。

食藥署表示,若審查文件資料與檢驗皆合格,最快將於7月7日驗畢並核發封緘證明書,後續完成共40萬9800劑封緘後,即可交由疾管署進行後續疫苗接種作業。

根據指揮中心說法,莫德納疫苗為多劑型包裝,每瓶10人份,存放於-20℃可保存6個月,於2℃至8℃使用期限為30天,依臨床試驗結果,每人需施打2劑,2劑間隔28天以上,疫苗保護效力可達94%。[4]

將開放65歲以上施打,民眾可選擇自己要打的疫苗

陳時中說,疫苗施打的原則一直是第一線醫護優先,然後是染疫重症風險高的高齡族群,接下來是維持社會運作所必要的人員,這次疫苗數量比較大,「施打當然要往下開,下一波65歲以上是我們一個目標族群,孕婦也在這一波考量之內。」

對於台北市柯文哲建議除了直接照顧確診者醫護防疫旅館、防疫計程車等高風險人員,以及邊境管制有關人員外,直接依年齡決定施打順序,這是最有效率的疫苗分配方式,也避免造冊衍生特權爭議,陳時中表示,我國流感疫苗施打政策即是高齡族群優先施打,新冠肺炎也是如此,未來只要疫苗數量夠,施打年齡就會再往下開放。至目前我國疫苗覆蓋率為6.4%,希望這兩個月能大量疫苗進來,早日提高覆蓋率。[5]

陳時中:6成民眾到10月可至少打一劑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首度鬆口,疫苗若如期到貨,有六成民眾、約1,389 萬人在今年10月前至少可打第一劑。[6]

50歲以下民眾順序愈擠愈後面

自購疫苗來得稀稀落落,除非有外國大量捐贈, 8月底想要讓到貨量衝高到1000萬劑,困難度顯然不低。

即使疫苗1000萬劑疫苗8月底如期到貨,但優先施打的前10類人數達1492萬人,多數的50歲以下甚至更年輕的人可能還是打不到疫苗。更何況指揮中心不斷滾動式調整,各分類的人數不斷膨脹,例如第7類從原本的5萬人暴漲到86萬人,就連65以下、50歲以上的民眾都已經不敢想自己今年能夠打得到疫苗,50歲以下的人就更難了。[7]

疫苗可以混打嗎?

許多人關心,接種疫苗有哪些副作用?不同疫苗混合接種是否可行?

接種疫苗通常會有一些常見副作用,即接種疫苗後身體出現不良反應,但這正說明疫苗在起作用,成功激活了身體自我免疫反應。也有罕見副作用,即出現概率極小的對疫苗的反應,程度有輕有重。

被疫苗觸發而自然釋放的化學物質叫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也稱為趨化激素、趨化素,是細胞分泌的蛋白信號。

激活免疫反應的化學物質讓人感到不適,但一般不會嚴重到干擾日常生活起居的程度,而且大致三天後症狀就會消失。

接種疫苗後肯定會出現副作用症狀,關鍵是程度 — 激發的免疫反應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必須恰到好處;在副作用和免疫力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幾種主要疫苗已知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扎針處局部疼痛、疲乏、頭疼及肌肉疼痛。其他不太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噁心、發燒、畏寒。 隨著接種普及,罕見副作用病例開始增多。

罕見病例中最引人關注的是血栓症狀,涉及牛津/阿斯利康疫苗和強生/楊森疫苗。阿斯利康疫苗一度被毆亞十幾個國家叫停接種,強生/楊森也曾被美歐和南非叫停。

但是,新冠疫苗和血栓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如果存在那麼誘發機制是什麼,目前尚無定論。[8]

台灣何時群體免疫?

今年3月陳時中曾表示:「要開放邊境,疫苗覆蓋率至少要達六成。」以政府採購3,000萬劑疫苗數來看,覆蓋率確實也在六成左右,但六成覆蓋率就可達「群體免疫」嗎?

郭書辰說,群體免疫病毒傳播能力息息相關,以台灣目前流行的英國變種病毒株來說,「Rt值都在3以上,甚至更高。」

郭書辰解釋,Rt值是指基本傳染數,代表一個確診者從感染到復原(或死亡)為止,平均的傳染個數。若Rt值小於1,則代表確診者數量無法持續增長,代表疫情逐漸趨緩。若要達到群體免疫,施打疫苗的人口比率必須超過1-(1/Rt),換算下來,至少得要有70%~80%人口完成疫苗施打,台灣才能達到群體免疫。[9]

疫苗覆蓋率達六成以上,才會考慮開放邊境

新冠疫苗陸續問世並開打,全球拚疫苗覆蓋率解封邊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台灣疫苗覆蓋率達六成以上,才會考慮開放邊境。[10]

如疫情趨緩,每日接種人數可望提升不少。陳時中曾表示,希望每日能打到16萬人,才有辦法在10月底前打到1,400萬劑,如此速度算下來,3,000萬劑順利到貨,全部打完還要再花3個月,最快也要到明年2月左右,才可能開放邊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