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電子血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電子血液
圖片來自百度

電子血液」是IBM正在研發一種用於將來的可模擬人腦的超級計算機上,從而對大型傳感器網絡所產生的大數據流進行實時分析。

  • 外文名:Electronic blood

簡介

要對大型傳感器網絡所產生的大數據流進行實時分析,如即將於2014年完成的「平方公里陣列天文望遠鏡」(Square Kilometer Array)所產生的大數據流,需要處理這些數據的超級計算機擁有極高的運行速度。IBM正在研發的「電子血液」將有效解決該問題,它不僅可以為未來的超級計算機提供能量,還可以起到冷卻作用。

IBM科學家布魯諾·米歇爾(Bruno Michel)稱:「『電子血液』的靈感來自人類大腦神經元就是由血液提供能量並冷卻。我們複製人腦的這種裝配技術,希望將設備的體積壓縮數百萬倍,而將能效提高5000倍。對於一般的微芯片,實現芯片功能的晶體管僅占芯片體積的很小一部分體積,98%都用於冷卻。而人類大腦則不同,40%的體積用於執行功能,50%用於相互聯絡,只有10%用於冷卻。」

發展

2013年3月11日IBM 宣布,南非國家研究基金會(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已加入到該項目,荷蘭射電天文學研究所(NIRA)也將利用該技術對大規模陣列射電望遠鏡所產生的大數據流進行實時分析。[1]  

2011年6月,國內已有機構率先研發出適用於led與n-pnp晶體管的電子血液,其結構就是在PN結的外圍增加一個N材料。在led上,其結構為N-PN,當電子從P極流出,流向N時,由於N的電子勢能高,電子的繞行半徑增大,需要吸收能量,帶走熱量,而這種熱量的轉變是從熱能變為電子勢能,轉變源源不斷,因此電子有如血液般把熱量持續帶走。在三極管場效應管集成電路中,都可以應用此結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