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甲午戰爭兵敗鮮為人知的原因:開槍不瞄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甲午戰爭兵敗鮮為人知的原因:開槍不瞄準,中國近現代戰爭故事。[1]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甲午戰爭

說起甲午戰爭中大清陸軍一潰千里的原因,稍懂點歷史的人都能說出個一二三。內容無外乎因循守舊,官場腐敗,營務廢弛,統帥怕死……但除此之外,另外一個原因卻鮮為人知。


說出來你會不信,那就是「開槍不瞄準」。


一位參加過甲午戰爭的日本軍官回憶說,在朝鮮戰場上,日本各師團一碰到中國軍隊就立即臥倒,一動不動。這時候,中國士兵就開始爭先恐後地放槍,一槍接着一槍,直到子彈打光。等到槍聲漸漸稀少,日本軍隊就開始衝鋒,結果可想而知。


這不是編出來的謠言,也不是手機里「惡搞」的段子。1860年,一位英國軍官來華訪問。他看到淮軍士兵開槍的姿勢很奇特。朝前放槍,眼睛往後瞅。他推斷這可能是放慣了手銃、鳥銃的原因。


1920年直皖大戰,雙方動用兵力20萬人,消耗子彈幾千萬發。可幾個回合下來,雙方死了200多人。真正在戰場上被槍打死的也就幾十人。這種「惡搞」戰爭的作法,連外國人都看不下去了。英國《泰晤士報》駐華記者莫里遜以「極其惡毒」的口吻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建議中國政府恢復使用弓箭。一來弓箭比較便宜;二來可以對敵人造成真正的殺傷。


後來,蔣介石創辦黃埔軍校,親自編寫步兵操典。他以極其細緻的筆觸,異常詳細地講解了射擊時的動作要領。他特別強調了「開槍要瞄準」這一關鍵性的動作。從這一點來說,後來北伐軍所向無敵,「蔣校長」是居功至偉的。(資料來自《歷史的底稿》——晚近中國的另類觀察Ⅱ。此書的作者張鳴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位歷史學家,他極其善於從細微之處觀察大歷史,他還着有《歷史的壞脾氣》)


這不是一段有趣的歷史,它更像是一段黑色幽默。它以一種近似荒誕的方式告訴了我們,中國現代化的進程走過了一條怎樣曲曲折折的道路。中國人買來了洋槍洋炮,卻沒有學到「開槍瞄準」的「步兵心法」。


中國的「洋務運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幾乎是同時起步的。在向列強學習的方面,中國人總是三心二意,半推半就,稀里糊塗,得過且過;而我們東邊的鄰居卻是認認真真,一絲不苟,甚至是矯枉過正。他們推行西餐,推廣西裝,普及義務教育;禁止武士帶刀,禁止蓄髮;甚至鼓勵與洋人通婚,以「改良人種」。從此,日本走上了一條「全盤西化」的道路。


此時,中國湖廣總督張之洞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洋務方針。他的奏摺讓西太后大為讚許。


其實,即使是在當時,日本全盤西化的作法就引起中國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對。大學士徐桐就指斥日本「變國體,有違綱常;通婚姻,有違人倫」。可1895年甲午戰爭的結果卻讓所有的中國人大跌眼鏡。


從甲午戰爭結束至今,時間又過去了一百多年。在這一百年中,我們學會了「開槍瞄準」。但其他東西卻依然學得稀里糊塗;


我們引入了足球聯賽的制度,但公平競爭的原則卻沒人理會。


我們引入了義務教育的提法,但義務是國家的義務,還是公民的義務依然沒有搞懂。


我們引入了現代傳媒,但新聞可信的卻不多。


我們將「民主」寫進了憲法,但「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的宗旨卻很少有人去實踐,一聽到不同的意見便喊打喊殺,亂扣帽了,亂揪辮子,甚至千方百計地去堵住別人的嘴巴。


可看看我們東邊的那個鄰居——那個曾經侵略過我們,至今依然虎視眈眈的「蕞爾小國」,筆者上面開列的所有東西,他們學得是何等地徹底。


當然,當然,當然,外國的先進經驗應該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可有的人結合得比較好(比如毛主席),其它絕大多數都差強人意。只要有人提出與國際接軌,必定有人強調「中國國情」,強調「民族尊嚴」,強調「文化差別」,結果越學越走樣。


「第五項修煉」的核心內容是打造一個便於溝通的內部結構,創立一個學習型組織。可我們是怎麼學習的呢?請專家來講課培訓基層幹部,每個人花了幾百元錢買學習資料。上了一個月課便立即結業。此後的三年,就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切照舊。問一問那些接受培訓的幹部都學到了什麼?大多數人說沒聽懂。


機關事業單位是這樣,企業又怎麼樣呢?我看也不怎麼樣!否則的話,華為的老總任正非為什麼在引進IPD管理體系時一再強調:「5年之內不許進行任何改良,不允許適應中國國情,即便不合理也不許動。」我想他一定是被「中國國情」嚇怕了。


那麼在學習別人先進經驗的時候,一部分中國人心中的「中國的國情」是什麼呢?


一是好面子,不願意徹底地放下身段,承認自己技不如人,向別人虛心求教。這些人是因為歷史的包袱過於沉重。


二是得過且過,千方百計地為自己的懶散尋找藉口。


而上述兩種毛病在日本人的身上都沒有。日本人承認實力,而且只承認實力。你比我強,我就要學習。而且學得認真,學得徹底。徹底到全盤西化,認真到一絲不苟。學習你,趕上你,超過你。


大化改新,日本學習大唐。學好之後,豐臣秀吉便要侵略中國。


明治維新,日本學習西方。學好之後,日本立即挑戰英美列強。


在向先進國家學習的道路上,我們應該好好地向日本看齊。筆者絕非主張「全盤西化」,但是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缺點,努力地加以克服。


日本的民族特性完全源自武士道。而武士道最重要的內容之一便是劍道。劍道的核心是「殘心」。


「殘心」的概念是每一次揮刀必須全力以付,以果決的勇氣和舍卻一切的信念發起攻擊。當一個動作完成之後,立即以同樣全力以付的心態投入下一次進攻。劍道教育讓日本民族面對每一件事情都全力以付,專心致志。


劍道要求劍士向對手鞠躬時,兩眼必須緊緊盯住對手,鞠躬必須到位,以表示自己的求戰是「真誠而強烈」的。劍道有句諺言:對手擊中你時,你要心存感激,因為是他幫你發現了自身的弱點。劍道的系統教育幫助日本民族面對每一次學習都是「真誠而強烈」的。


學習不僅僅是一個動作,更是一種心態。首先要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其次,要拋卻已有的成見,將自己的心態歸零;第三要徹底地,毫不走樣地學習;最後才是有所發揮,有所創新。

視頻 

3分鐘珍貴影像 讓你了解慘烈的中日甲午戰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