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生物性危害(Biological hazard或Biohazard)指的是生物的物質會對人類及環境有危害者。這些物質包括但不限於動物、植物微生物、病毒等的組織切片、液體、固體、氣體等。

目錄

基本內容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細菌、真菌以及寄生蟲污染食品。屬於微生物的細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見的。細菌有許多種類,有些細菌如變形桿菌、黃色桿菌、腸桿菌可以直接污染動物性食品,也能通過工具、容器、洗滌水等途徑污染動物性食品,使食品腐敗變質。真菌的種類很多,有5萬多種。最早為人類服務的黴菌,就是真菌的一種。現在,人們吃的腐乳、醬製品都離不開黴菌。但其中百餘種菌株會產生毒素,毒性最強的是黃麴黴毒素。食品被這種毒素污染以後,會引起動物原發性肝癌。據調查,食物中黃麴黴素較高的地區,肝癌發病率比其他地區高几十倍。英國科學家認為,乳腺癌可能與黃麴黴毒素[1]有關。污染食品的寄生蟲主要有蛔蟲、絛蟲、旋毛蟲等,這些寄生蟲一般都是通過病人、病畜的糞便污染水源、土壤,然後再使魚類、水果蔬菜受到污染,人吃了以後會引起寄生蟲病。   

黴菌及其產生的毒素對食品的污染多見於南方多雨地區,目前以知的黴菌毒素約有200餘種,不同的黴菌其產毒能力不同,毒素的毒性也不同。與食品的關係較為密切的黴菌毒素有黃麴黴毒素、赭曲毒素、雜色曲毒素、島青黴素、黃天精、桔青黴素、層青黴素、單端孢黴素類、丁烯酸內酯等。黴菌和黴菌毒素污染食品後,引起的危害主要有兩個方面;即黴菌引起的食品變質和黴菌產生的毒素引起人類的中毒。   

影響黴菌生長繁殖及產毒的因素是很多的,與食品關係密切的有水份、溫度、基質、通風等條件,為此,控制這些條件,可以減少黴菌和毒素對食品造成的危害。

生物性污染包括

細菌對食品的污染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一是對食品原料的污染:食品原料品種多、來源廣,細菌污染的程度因不同的品種和來源而異;二是對食品加工過程中的污染;三是在食品貯存、運輸、銷售中對食品造成的污染。食品的細菌污染指標主要有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等幾種。常見的易污染食品的細菌有假單胞菌、微球菌和葡萄球菌、芽胞桿菌[2]與芽胞梭菌、腸桿菌、弧菌和黃桿菌、嗜鹽桿菌、乳桿菌等。   

①微生物(細菌與細菌毒素、黴菌與黴菌毒素)   

寄生蟲(包括蟲卵,指病人或病畜的糞便間接或直接污染食品)   

昆蟲(甲蟲、蟎類、蛾、蠅、蛆)   

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口蹄疫病毒)

視頻

生物性危害 相關視頻

食品生物性危害
老梁講述外來生物入侵帶來的危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