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命中燃燒的火焰(孫守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命中燃燒的火焰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生命中燃燒的火焰》中國當代作家孫守名的散文。

作品欣賞

生命中燃燒的火焰

我讀韓愈,是從中學背誦《師說》開始的。我們那位身材短小精悍的老師特別喜愛這篇文章,他兩隻手抄在衣袖中,從講台這頭慢慢踱到那頭,接着又走回來,邊走邊吟哦着韓愈的文句。低首,平視,仰頭,一連串的動作,讓我們屏住呼吸,大氣都不敢出。後來老師誦讀到「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時,已是淚流滿面。我們那時尚不諳世事,對於老師的精彩表演,不置可否。後來我也做了教書先生,也講這篇文章,初不知箇中滋味,待教的時間久了,才恍然大悟。其實,韓愈這是在寫自己的親身所歷。

韓愈大約19歲時,曾到京師長安拜獨孤及和梁肅兩位學問大家為師學習古文,《師說》中寫李氏子蟠的那些事大約就寫的這段經歷。後來,在取得鄉貢資格後,韓愈便意氣風發起來,他風雨兼程,前往長安參加禮部進士考試。那時,他覺得從此就可以平步青雲,指點江山,治國經邦,實現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他哪裡知道造化會如此弄人?一敗,再敗,三敗……

三次科場失利,對他的打擊實在太大,他忽然感覺到天地昏暗,日月無光,愧對先人,無顏面對嫂嫂與侄子。他做夢都不會知道,考場落敗,敗就敗是他不同流合污,只顧創新。如若用那些世俗學子使用的駢體文而不是古體文,假如迎合那些老氣橫秋、目光游移、骨子裡透着酸腐之氣的主考官,他哪裡會敗得如此慘不忍暏?

但,畢竟韓愈的文章寫得好啊!他「發言真率,無所畏避」,氣勢雄偉,汪洋恣肆,旁徵博引,汩汩滔滔,有唐一代,誰人能與之比肩?主考官擋不住他,皇帝老兒擋不住他,歷史的煙塵也擋不住他。他的文章以驚人的穿透力縱貫古今,一直逼到我們今天。

好在他遇到了宰相陸贄,還有另兩位崇尚古文的主考官梁肅和王礎,在第四次參加考試時,二十五歲的韓愈終於考中了進士。他可以告慰自己三歲時就已去世的父親了,可以給英年早逝的哥哥一個交待了,可以讓養育了自己多年的嫂子鄭氏心裡生出些許安慰了,還有那個可愛的侄子……

韓愈的內心有一團火在熊熊燃燒,那是一種在生命苦難中磨礪出的執着精神。他崇尚儒家之道,尊奉孔子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信條,他沒有被與生俱來的苦難所打倒,無論在什麼境遇下,他都會堅強地站起來,站得筆直如青松,站成一座豐碑的模樣。

然而,韓愈似乎高興得又早了點。考中進士,只不過是拿到了走上仕途的一塊敲門磚,要想步入官場,穩穩噹噹地實現夢想,還必須參加吏部的銓選。接下來,他理所當然地混跡在其他進士的洪流中去做這件讓他失魂落魄的事。又是三次失敗,那個博學宏詞科考試好像總是和他開些冰冷的玩笑,若即若離,只可遠觀不可褻玩,怎麼說呢?考到最後,他的命運中還是那四個字:造化弄人。這期間,嫂子鄭氏去世,他的心情如被冰霜。悄悄返回河陽,守喪五個月後,背着行囊,繼續去尋找夢想。他始終想不通,這到底是為什麼?

在給宰相三次上書均得不到回復的情況下,他的心情絕望到了極點。生命的火焰幾乎就要熄滅。他帶着沮喪的心情,在一個冰冷的早晨離開了長安,去尋找另外的人生之路。前方,路途茫茫……五年後,當他再次回到長安,第四次參加了吏部考試,這一次,三十四歲的韓愈終於通過了選拔,從此,壓在他心頭的那塊巨石可以缷下了……

在韓愈的仕途人生中,有一件對他影響頗為深遠的大事我們不得不提,那就是勸諫唐憲宗迎取佛骨,這一年離他去世還有六年。在唐代,信奉佛教達到了頂峰,唐高祖就曾在京師聚集高僧;到了太宗即位,也度僧三千人,建寺立廟,重興譯經;即便韓愈所處的中唐,信佛之風有增無減。

唐憲宗本是信佛之人,於是在公元819年正月,乾脆借迎佛骨之名,在長安掀起了一股信佛的狂潮。為了迎取佛骨,他搜刮民財,徵調民工,修路蓋廟,大搞佛事,到處香霧繚繞,四面八方的信客車如流水馬如龍,紛紛湧入京師長安。一時間朝堂上下,極力奉和者推波助瀾,奸邪佞臣隨波逐流,那些正直的大臣噤若寒蟬,三緘其口。在這種情況下,韓愈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毅然上《論佛骨表》極力勸諫,要求將佛骨付之一炬,不能讓天下人被佛骨誤導。一石激起千層浪,那個昏庸無道的唐憲宗哪裡能分辨出是非曲直,只見他龍顏大怒,拍案而起,喝令處死文章大家韓愈。

其實,韓愈抗龍顏,揭龍鱗,陳利害,表忠心,對君主肝腦塗地,這一點唐憲宗不是不知道,但令這位糊塗蟲惱怒的正是韓愈的這股子不怕鬼、不信邪的凜然大氣。作為一君之主,他需要的是俯首帖耳,需要的是惟命是從,你韓愈是什麼?竟敢如此大膽,還竟然說人主信佛會位促壽短!

好在這位昏君還能掂量出臣子的份量!那時的韓愈已今非昔比,他的聲望正如日中天,每一文出,洛陽紙貴,天下競相傳閱誦讀,殺了這樣一位當世文學奇才,肯定會落個千古罵名。冷靜下來的唐憲臣順水推舟,一看到裴度、崔群乃至皇親國戚的勸諫說情,很快就息了雷庭大怒,將韓愈貶為潮州刺史了之。傷感的韓愈打點行裝,從此開始了又一段人生征程。

這次遭貶對韓愈的重創是顯而易見的。在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隨之被趕出長安,年僅十二歲的小女兒就這樣無辜地慘死在驛道旁。韓愈聞知,心灰意冷,幾欲自盡。路過藍關,侄兒前來探望,叔侄二人抱頭痛哭。憂傷之餘,他揮毫寫下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父母走了,兄嫂走了,自己又遭受如此境遇,敢問蒼天,為何如此不公?

韓愈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就連晚唐的杜牧也對他讚不絕口,將他的文章與杜甫的詩歌相提並論,稱之為「杜詩韓筆」,宋代的蘇軾更是稱他「文起八代之衰」。對一個人來說,有如此盛譽,夫復何求?然而,這些塵世浮名與他生命中的那團火焰相比,又算得了什麼?

人生在世,命途多舛,這自不可言,只要你把握住前行的方向,不氣餒,不放棄,堅守信念,執着前行,你的生命之火就不會熄滅,你的天地就會變得越來越寬廣。

[1]

作者簡介

孫守名,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